条形基础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民用房屋墙体及条形基础设计。7.8.1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7.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求的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力。求的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力。基础设计。再进行基础得内力和变形验算。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
条形基础设计Tag内容描述:<p>1、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土木教研室2013.9民用房屋墙体及条形基础设计1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和各种承重方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承重方案,进行墙体布置,同时根据材料的供应情况,选择砌体的类型。(2) 根据屋(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然后纵、横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对于带壁柱或带构造柱的墙,除了验算整片墙的高厚比外,还应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局部高厚比。(3) 选择有代表性或受力较不利的开间墙、柱作为计算单元,确定墙、柱计算简图,选择最不利截面,计算控制截面内力,然后。</p><p>2、民用房屋墙体及条形基础设计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土木教研室民用房屋墙体及条形基础设计1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和各种承重方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承重方案,进行墙体布置,同时根据材料的供应情况,选择砌体的类型。(2) 根据屋(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然后纵、横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对于带壁柱或带构造柱的墙,除了验算整片墙的高厚比外,还应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局部高厚比。(3) 选择有代表性或受力较不利的开间墙、柱作为计算单元,确定墙、柱计算简图,选择最不利截面,计。</p><p>3、设计经典题型设计经典题型 目目录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1 教学楼首层平面图4 工程地质条件表5 课程设计指导书6 教学楼首层平面大图19 1 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一、设计目的 1、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荷载的传力途径,掌握荷载计算方法; 2、掌握基础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明确基础有关构造; 3、初步掌握基础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及制图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二、设计资料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建筑地点: 标准冻深标准冻深:Z0=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见附表序。</p><p>4、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院 系:土木工程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一、基本资料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已知B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F1,中柱荷载设计值F2,初选基础埋深为d,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轴线上条形基础JL2。图1 柱网平面布置图表1 设计参数项目学号尾数(0,5)学号尾数(1,6)学号尾数(2,7)学号尾数(3,8)学号尾数(4)学号尾数(9)柱荷载F (kN)F11080kN1000kN1200kN1200kN1200kN1000kNF21310kN1200kN1400kN1400kN1400kN1200kN柱间。</p><p>5、7.8.1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1 基本概念,上部结构,基础,地基,较简单的基础型式,较复杂的基础型式,7.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建筑结构常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 上部结构设计:用固定支座代替基础,假设支座没有任何变形,求的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基础设计:把支座反力作用于基础,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求得地基反力,再进行基础得内力和变形验算。 地基验算:把基础反力作用于地基,验算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常规设计得结果:上部底层和边跨的实际内力大于计算值,而基础的实际内力要比计算值小很多。,2 相对刚。</p><p>6、7.8.1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1 基本概念,上部结构,基础,地基,较简单的基础型式,较复杂的基础型式,7.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建筑结构常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 上部结构设计:用固定支座代替基础,假设支座没有任何变形,求的结构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基础设计:把支座反力作用于基础,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求得地基反力,再进行基础得内力和变形验算。 地基验算:把基础反力作用于地基,验算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常规设计得结果:上部底层和边跨的实际内力大于计算值,而基础的实际内力要比计算值小很多。,2 相对刚。</p><p>7、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地基基础,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罗绪元主讲,一、扩展基础概念,扩展基础系指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2 浅基础设计 2#,扩展基础的扩展形式有:锥形、台阶形两种。,扩展基础一般构造 a)锥形基础 b)阶梯形基础,25 扩展基础之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地基基础,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罗绪元主讲,二、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2 浅基础设计 2#,1、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一般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在长度方向可取单位长度计算。 2、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则必须按连续梁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