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体育场馆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为加强对我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特制定本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一、场馆范围与管理部门。1、学校活动场馆分为体育场馆及室外活动场地。2、总务处是活动场馆的职能管理部门。体育场馆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室内篮球馆的使用与管理。教育学院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规章制度。体育场所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体育馆管理制度。

体育场馆管理制度Tag内容描述:<p>1、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为加强对我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其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体育场馆管理制度。一、场馆范围与管理部门1、学校活动场馆分为体育场馆及室外活动场地。体育场馆包括:室内羽毛球场、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场、室外篮球场、田径运动场、足球场、舞蹈健身室、游泳池。2、总务处是活动场馆的职能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活动场馆日常的使用与管理、设施与场地的维护保养。3、体育部为体育场馆管理的执行部门,负责学生体育课、运动员训练、有关的体育比赛等事。</p><p>2、体育场馆管理办法为充分保证教学运动场馆的合理安全使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教学训练环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场馆安全1、场地器材组具体全面负责场馆的安全工作,做好“三防”。2、场馆安排值班,责任到人,设专人管理。3、定期检查各场馆基础建设,门窗、水、电、管、线、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4、场馆内的消防设施,电闸开关请勿随意触动。注意节约用电。5、加强夜间场馆内外巡逻,协助做好治安管理。二、场馆卫生1、场馆的管理人员负责场馆卫生的监督工作,督促卫生清扫人员按时清扫。2、要求经。</p><p>3、室内篮球馆管理制度室内篮球馆是学生和教师体育活动和举办体育赛事的场所,为了规范室内篮球馆的使用与管理,制定本制度:一、开放时间。篮球馆实行定期定时开放。规定为每周三、周五下午开放,其余时间一律闭馆。上午8:0011:50;中午不开放;下午2:006:00。星期三上午不开放。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学校举办活动方可开馆。规定活动结束时间到,所有人员必须离开场馆,并闭馆。二、篮球馆为学校学生教师健身活动和举办体育赛事的场所,外部人员不准进入,外单位要使用篮球馆,须经学校领导批准。三、室内篮球馆属公共场所,严禁大声喧哗、打闹。</p><p>4、第六部分 体育场馆、器材管理制度教育学院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规章制度一、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职责1抓好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牢固树立为学校荣誉而努力工作的奋斗目标,明确职工的业务范围,搞好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学校和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的各项任务。2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应满足教学、训练和学校的大型活动的需要,为师生员工提供健身场地和条件,确保国有资产完好无损,利用业余时间适当创收。3定期或不定期地随需要对场地、设备和器材等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4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治安。</p><p>5、范文:________体育场所管理规章制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 1 页 共 7 页体育场所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体育场所管理。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省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制度。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体育场所的规划、建设、使用的管理,适用本制度。第三条市和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体育场所的规划、建设、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p><p>6、学校体育馆管理制度1.体育馆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及比赛专用场所,由学校政教处集中管理。外单位借用体育馆,需报主管校长审批方可使用。2.所有进馆人员均须遵守体育馆的管理规定,服从体育馆管理员的管理。体育馆管理人员在政教处的领导下负责对管内的设备、器材、卫生、防火等进行统一管理。体育馆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管理职责,认真管理。3.所有进馆人员应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严禁乱刻乱画,大声喧哗、追逐嬉闹。</p>
【体育场馆管理制度】相关DOC文档
体育场馆管理制度.doc
体育场馆管理办法.doc
室内篮球馆管理制度.doc
教育学院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规章制度.doc
体育场所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馆管理制度.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