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铜及其化合物的

第二单元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感知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1、铁是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 铜是紫红色的金属。3、铁和铜的密度较大。常用于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砖。3-2-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第2课时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铜及其化合物的Tag内容描述:<p>1、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时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如何将混合在一起的铁粉与铜粉用简便的方法分离?,试试看,利用铁的铁磁性,一、感知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1、铁是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 铜是紫红色的金属。,2、铁和铜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和铜的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铁是我们日常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也是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请你从化合价及物质的分类角度列举一些含有铁元素的物质。,+1,+2,+3,0,价态,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Fe,二、认识铁及其部分化合物,在。</p><p>2、第2课时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基础巩固.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错误的是()A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于制油漆和涂料B氧化铝是一种耐火材料,常用于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砖C氧化铜呈红色,可作为制造陶瓷的红色颜料D明矾可作净水剂解析:选C。CuO是黑色的。.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A稀硫酸BCuSO4溶液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解析:选C。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溶液质量增加;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都使溶液质量减轻;铁溶于Fe2(SO4)3溶液中,溶液质量。</p><p>3、3-2-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王毅,(第一课时),2012年江苏省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学习目标,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学会Fe3+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3.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3+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3-2-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铜马车,铁熨斗,铁 灯,铜镜,你知道吗,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氧化铁可做外墙涂料,2011年,中国钢铁年产量超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人均使用量近500kg。,【活动探究一】铁、铜的物理性质,【问题1】结合自身体验,请你。</p><p>4、第2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熟知铁、铜的化学性质,会分析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会Fe3的检验方法。2.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铁、铜单质的性质铁和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FeCu物理性质不同点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能被磁体吸引铜是具有紫红色光泽的金属相似点具有延展性、导电性、熔点和沸点高、密度较大,导电能力:CuFe化学性质与O2反应3Fe2O2Fe3O4(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O22CuO(红色固体变黑),该反应常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p><p>5、1.熟知铁、铜的化学性质,会分析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会Fe3的检验方法。 2.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新知导学 XIN ZHI DAO XUE,01,铁和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一、铁、铜单质的性质,答案,银白,紫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黑,Fe2H=Fe2H2,不反应,FeSO4Cu,2AgCu(NO3)2,棕黄色,棕色,钝化,答案,归纳总结,铁、铜单质的性质 Fe、Cu都有变价,所以反应后的产物与氧化剂的强弱及反应条件有关。 (1),例1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p><p>6、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银白色固体,紫色固体,建筑材料;炊具;炊具。铸件;铸件。特性铁合金;制作磁铁等。广泛应用于电气行业;制造铜合金。各种仪器的零件,2。电和热的良导体(继银之后)。1 .纯铜是紫红色的。3 .是电和热的好导体;可以被磁铁吸引。1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感比较柔软。(a)铁和铜的物理特性,金属、必须使用,物理特性,铁和铜的密度高,熔化沸点高,延展性好。2,元素化学特性,无反应,与。</p>
【铜及其化合物的】相关PPT文档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ppt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ppt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use
【铜及其化合物的】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