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 PCM编码。1.掌握PCM编译码原理。3、 实验原理。通信原理。____ 同组成员_______。2、若是单人单组实验。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 功率谱密度。学号姓名。通信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即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Tag内容描述:<p>1、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一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实验二 模拟信号幅度调制仿真实验 班 级: 10通信工程三班 学 号: 2010550920 姓 名: 彭龙龙 指导老师: 王仕果 实验一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用于通信原理时域仿真分析的MATLAB函数; 2、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产生; 3、牢固掌握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 4、掌握利用MA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p><p>2、武夷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 项目名称:_姓名:_专业:_ 班级:_学号:_ 同组成员_一、实验预习部分 注:1、实验预习部分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和实验所需知识点准备。2、若是单人单组实验,同组成员填无。: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1、数字信源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p><p>3、通信原理仿真实验报告(第五章)姓名:闫辉学号:01079008第五章 仿真实验练习题实验一 功率谱密度1.1功率谱密度简介平稳过程的任何一个非零样本函数的持续时间为无限长,显然都不满足绝对可积和总能量有限的条件。因此,它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即没有频谱函数。所以我们用功率谱密度来表述其频谱特性。随机过程的任一实现是一个确定的功率型信号。而对于任意的确定功率信号f(t),它的功率谱密度为:式中,是f(t)的截短函数对应的频谱函数。f(t)是平稳随机过程的一个实现。而随机过程某一个实现的功率谱密度不能作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过程。</p><p>4、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验证性实验报告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班级:2011级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通信原理指导教师杨育捷本组成员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计科楼324实验时间周二3-4节项目名称升余弦滚降系统实验类型验证性一、 实验目的1. 理解研究升余弦函数的背景意义。2. 掌握滚降系数a不同对升余弦滤波器的影响。3. 设计合适的滚降系数a以得到最合适的滤波器。二、 实验仪器或设备装有MATLAB软件的计算机三、 实验原理要实现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时,系统必须满足奈奎斯特准则,即:对于上述公式,我们分3种情况来说明其含义:(1)Ts1/2W,。</p><p>5、通信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答:数字通信即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 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2)传输差错可控;(3)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p><p>6、实验 PCM编码 1、 实验目的 1.掌握PCM编译码原理 2.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 3.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 2、 实验环境 双踪示波器一台 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 M3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 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 3、 实验原理 1 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 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可用图1表示。对于基带通信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对于频带系统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图1 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框图 本实验模块。</p>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相关DOC文档
哈工程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信号实验报告.doc
通信原理第五章仿真实验报告.doc
升余弦滚降系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
通信原理思考题.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