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浅谈历史上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发展。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六节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题四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A.南京 B.西安C.洛阳 D.开封2如果你是右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3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 )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C.指南针用于。</p><p>2、课时训练(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2018黔西南 电影锦衣卫涉及的史实发生在()A.秦朝B.隋朝C.明朝D.清朝2.2018百色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3.2018连云港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加强了经济交流B.发展。</p><p>3、浅谈历史上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关系的“德治”理论与实践论文关键词:德治关系理论实践论文摘要:在中国上无论哪个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都把实行“德浩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的实战策略,成为以德治国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谩方向上积累的重要“德治”理论与妾战经验。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民族众多的国家。在中华民族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法治”与德治”作为规范和社会力量相互支撑、殊途同归。当法治”范围尚未达到或也约束不了周边民族地区时,统治阶级经常发挥“德治”在协调。</p><p>4、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3.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__。2(1) 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2)对 、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3)改进。</p><p>5、元朝的建立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灭亡,蒙古的兴起,居住地,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兴起,统一,必要性:,结束了蒙古族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 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蒙古族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时间,地点,人物,作用,蒙古汗国的建立,作用:,1206年,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成吉思汗铁木真,标志着蒙古族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蒙古高原(12世纪),游牧和狩猎,分裂、战乱;受女真贵族统治奴役,战 争,对外远征欧亚,评价:多为军事侵略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p><p>6、第三单元 知识点填空练习 姓名 班别 学号 明朝建立:建立时间: ;建立者: (明太祖);都城: (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机构改革在地方: 取消 ,设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 ,监控 ,巩固 在中央:废除 和 ,提升 的职权把大都督府分为 、 、 、 、。</p><p>7、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为这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2课,中央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这就是“大一统”。,什么叫大一统?,小知识:,无 为而治,有为进取,清静无为 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刘邦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汉高祖 刘邦,金缕玉衣,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可后来某些诸侯王也使用金缕玉衣。这说明了什么?,拟同天子,汉武。</p><p>8、第4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 间 轴,时间轴,考点梳理,重难突破,第4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4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 点 梳 理,考点1 明清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知道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知道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时间轴,考点梳理,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1)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统一:1368 年秋,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重难突破,第4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3)加强君主集权的措。</p><p>9、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疆域1820年,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驻藏大臣,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清朝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建立起以金瓶掣签为中心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制度。公元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颁赐一个金瓶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p><p>10、鳌拜专权跋扈1.鳌拜以苏克萨哈与相抗,憾滋甚。鳌拜日益骄恣,苏克萨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亲政,加恩辅臣。越日,苏克萨哈奏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余生。有旨诘问,鳌拜与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遂诬以怨望,不欲归政,构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狱上,上不允。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苏克萨哈处绞,余悉如议。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二四九苏克萨哈传2.鳌拜受顾命,名列遏必隆后,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鳌拜皆首列。日与弟穆里玛、侄塞本特党比营私,凡事即家定议,然后施行。侍读熊赐履应诏陈时政得失,鳌拜恶之,请禁言官不得陈奏。</p><p>11、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第十一章 唐代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一、唐前期(618-755年)的政治和经济 二、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三、唐代边疆各民族的发展 四、唐末农民大起义 五、唐朝的文化 六、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唐前期(618-755年)的政治和经济,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1.1 经过 巩固关中 出兵西北 进占关东 收复江南,1.2唐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末农民起义为唐统一扫除了障碍 李氏集团一系列措施 废隋暴政 赈济贫民 争取突厥 各军事集团各自为政,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p><p>12、中 国 古 代 史,湖 北 大 学,第十四章 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 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一、清初的政治与经济 二、帝国斜阳:康乾盛世,一、清初的政治与经济 1、大一统的实现 2、清初政治 3、清初经济政策,1、大一统的实现,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谭其骧(19111992)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叛。</p><p>1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直击中考1.( 百色中考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D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2.( 湘西中考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3.( 重庆中考 )对于右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p><p>14、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严酷的刑罚,5、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前209年,4、经过,5、影响,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秦朝灭亡,项羽,巨鹿之战(前207),刘邦,直逼咸阳,2、楚汉之争,前202,刘邦,长安,2、地点,大泽乡,3、领导人:,陈胜 吴广,3、西汉建立,4、焚书坑儒,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楚汉战争开始,楚汉战争结束,西汉建立,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p><p>15、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重点是秦汉时期的奠基;隋唐时期的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高潮;明清时期的巩固和基本成形。,考点解读:中考考点对国家统一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十分强调,考查范围完整,而且要求掌握的能力基本都达到应用能力。另外,特别要注意新疆,西藏,台湾等在维护国家统一上的热点问题。,“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 A 黄帝 B 夏启 C 秦始皇 D 孝文帝,C,我国的历史朝代:,夏商西周东周秦西。</p><p>16、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五年未考 RJ:七下P8891.P99101,【关联速查】 1古代帝王的思想文化政策:“焚书坑儒”(P1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18)、八股文(P30)、文字狱(P30) 2中国教育的发展:孔子创办私学(P15)、汉武帝设立太学(P18)、科举制(P24)、八股文(P30)、京师同文馆(P46)、京师大学堂(P47)、九年义务教育(P84)、高等教育的发展(P84)、“科教兴国”战略(P84),郑和下西洋五年1考 RJ:七下P9395,【关联速查】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丝绸之。</p><p>17、第6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考 点 梳 理,角度1 明清两朝皇权的加强,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6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内练习,(2)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实行特务统治。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八股取士”制度(选官)。士子考中做官后,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第6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考点梳理,易错分析,课内练习,2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1)政治上: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思想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p><p>18、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中国古代史,主题 4 封建国家的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 6年4考,关联拓展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2.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 西周:实行分封制。战国:建立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西汉:颁布“推恩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立三司。,考点2 明清的反侵略斗争 6年2考,考点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6年4考,关联拓展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西藏、台湾管辖的措施,考点4 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 6年1考,六年真题全练,本主题在临沂市历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