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二单元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 二 三 一 秦朝的兴亡1 秦的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定都咸阳。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统一国家的建立Tag内容描述:<p>1、长安 洛阳 前202年,刘邦 公元25年, 刘秀 建立东汉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提示:从以下方面归纳归纳 ) 提出你不懂的问题问题 ,问问同学、问问老师师。 政治政治 经济经济 思想文化思想文化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想一想 汉武帝面临的问题? 核心: 国家要一统统于皇帝 大一统的思想 万物要一统统于 天 汉武帝的文治 董仲舒 材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一、尊儒术兴太学 。</p><p>2、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始 于 。 2.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 施?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 昏庸是胡亥,统治更残暴。 通过朗 读歌谣,你 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得 出什么结论 ?如果你是 秦朝农民你 会怎么办? 一.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A.时间: B.人物: C.原因: D.经过 E.结果: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p><p>3、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汉朝的建立 公元前 年, 称帝,建立汉朝, 都城在 ,史 称西汉。 202刘邦 长安 有作为的皇帝 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汉朝进入 时期 汉武帝发布求贤令 董仲舒 汉武帝刘彻 鼎盛 一、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大一统思想 思想文化方面 意思: 措施:(1)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在长安兴办太学 汉武帝文治1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二、巩固国家统一 (1)王国问题 (2)财政混乱 2、措施 (1)颁布 汉书 诸侯王表:“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 分户邑,以封子弟” A、内容:要求诸王把。</p><p>4、第10课 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2、烧掉了哪些书? 3、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4、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 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2、烧掉了哪些书? 禁止人民对朝廷的非议,从思想文化领域 加强秦朝的专制统治 民间收藏的诗、书,六国的 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3、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 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等等 4、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 珍惜书本,珍惜读书的机会,重视 人才,培养人才等等 阿房宫 秦 始 皇 陵 秦二世赵高 昏庸残暴 指鹿为马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p><p>5、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精品试题二、巩固练习1秦统一六国的关键战役: 。时间:从公元前 年至 年。统一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定都 2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2)中央政府:设 、 、 ,分管 、 和 。(3)地方制度:推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上:(1)统一货币:统一使用 铜钱。(2)统一度量衡:对 、 、 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文化上:统一 ,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 。思想上:接受。</p><p>6、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2__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基础夯实练|1【改编题】哪一都城堪称中国第一帝都?回到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A洛阳 B咸阳C长安 D北京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A丞相B太尉C大将D御史大夫3【2017怀化。</p><p>7、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新课标 对本单元的要求 内容标准一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0-15课)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 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 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内容标准二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16-17课) 1.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 2.了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认识中国古 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4.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教学。</p><p>8、欢迎光临,敬请指导,统一国家的建立,看看:教学目标,5.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4.知道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读读:熟悉本主题目录,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课 秦朝的统一 (50)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 (55) 第3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61)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67) 第5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72),说说:重要知识点:,重要时间,公元前221年,公。</p><p>9、第二单元中考真题演练考点一 秦的兴亡命题角度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2017威海中考)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2018烟台中考节选)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考点二 。</p><p>10、第3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陵墓ABCD2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文字ABCD3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 B焚。</p><p>11、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 川教版,本单元叙述秦汉时期,即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国。 本单元共7课,其中知识课6课,活动课1课。 主要内容是:秦统一六国后,秦王赢政称皇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帝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把辽阔的疆域联结成大一统的整体。 汉承秦制,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西汉开辟的丝。</p><p>12、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课程标准,编写意图 和体例,考试大纲,教学建议,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课程标准,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能列举出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4、知道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1、增强学习兴趣。 2、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观。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1、补充相关资料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编写意图 和体例,考试大纲,。</p><p>13、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考 点 梳 理,考点梳理,综合拓展,考情在线,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考点1 秦朝的统一(识记:秦统一的时间、秦朝疆域图;运 用:评价秦始皇),1时间:公元前221年。 2人物:秦王嬴政。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4. 巩固统一的措施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并绝对。</p><p>14、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始皇完成统一 (1)统一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意义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几百年的分裂战乱局面,使社会趋于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国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长期统一的阶段。,考 点 梳 理,角度1 秦始皇和秦统一,考点梳理,易错分析,第2课时统一国家的建立,课内练习,2秦始皇加。</p><p>15、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年1考RJ: 七上P5660,【易错易混】 “秦国”与“秦朝”的区别: (1)“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其最高统治者为“秦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一个封建王朝,其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开千年封建帝国之先河。,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联速查】 古代帝王的思想文化政策:“焚书坑儒”(P17)、“罢黜百家,独尊。</p><p>16、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公元前 202年,秦统一六国,秦 朝,公元前 230年,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 206年 秦朝灭亡,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138年 张骞第 一次出 使西域,公元前 119年 张骞第 二次出 使西域,公元 9年 西汉 灭亡,公元前 60年 西域都 护设立,公元前 207年 巨鹿之战,统一国家 的建立,公元 25年,公元 220年 东汉 灭亡,两 汉 时 期,秦朝 建立,西汉建立,东汉建立,主题概括,总体特征: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实现大一 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大一统 是这一时。</p><p>17、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秦统一六国,秦朝,两汉时期,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25年,220年东汉结束,统一国家 的建立,西汉建立,东汉建立,秦朝 建立,主题概括,总体特征: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实现大一 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大一统是这一时期的核心 主题。 两位皇帝:秦始皇和汉武帝 三大成就: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都护 。</p><p>18、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年1考RJ: 七上P5660,【易错易混】 “秦国”与“秦朝”的区别: (1)“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其最高统治者为“秦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一个封建王朝,其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开千年封建帝国之先河。,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联速查】 古代帝王的思想文化政策:“焚书坑儒”(P17)、“罢黜百家,独尊。</p>
【统一国家的建立】相关PPT文档
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ppt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2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整单元知识树说课稿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02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统一国家的建立.ppt
统一国家的建立知识框架.ppt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材分析.ppt
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ppt
青岛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主题2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pptx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ppt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整单元知识树说课稿.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
【统一国家的建立】相关DOC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精品试题.doc
山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真题演练五四制.docx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练习.docx
陕西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习题.docx
山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真题演练.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教案 岳麓版.doc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 专题训练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