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x[编号:25860415]
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x
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姓名陈岩松学号5501215012班级2015级本硕实验班学院高等研究院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薄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凹透镜成像规律测量虚像位置2学习策略焦距方法成像法自准法共轭法测凹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姓名。透镜焦距测量与光学设计学院。
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xTag内容描述:<p>1、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 陈岩松 学号 5501215012 班级 2015级本硕实验班 学院 高等研究院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薄透镜成像规律 观察凹透镜成像规律 测量虚像位置 2 学习策略焦距方法 成像法 自准法 共轭法 测凹。</p><p>2、透镜焦距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 陈岩松 学号 5501215012 班级 2015级本硕实验班 学院 高等研究院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薄透镜成像规律 观察凹透镜成像规律 测量虚像位置 2 学习策略焦距方法 成像法 自准法 共轭法 测凹透镜焦距 3 通过实验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掌握其使用方法 4 通过实际测量 了解显微镜 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参数 5 了解视放大率等概念并学习其测量方法 并。</p><p>3、透 镜 焦 距 的 测 量*(201*)(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摘和要 利用焦距仪和已知焦距的长焦透镜测量了待测凸透镜和凹透镜焦距.分别用共轭法和焦距仪法测量了同一凸透镜焦距,分别用自准法和焦距仪法测量了同一凹透镜焦距.实验测得凸透镜焦距为15.53cm(共轭法),15.62cm(焦距仪法),凹透镜焦距为-22.61cm(自准法),-22.67cm(焦距仪法。</p><p>4、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透镜焦距测量与光学设计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152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609 座位号 15号 实验时间 第1周星期三下午15 45点开始 一。</p><p>5、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1 实验名称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号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实验地点 科技楼906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p><p>6、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透镜焦距的测量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B609 座位号: 9号 实验时间: 第九周星期五下午十五时四十五分开始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薄透镜的成像规律2)学习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节技术3)学习几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测凸透镜的焦距(1)自准直法如图1所示,用屏上“1”字矢孔屏作为发光物。在凸透镜的另一边放置一平面反射镜,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平面反射镜返回孔屏上。移动透镜位置可以改变物距的。</p><p>7、焦距测量实验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专业姓名 学号(题目)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一.预习部分目的:仪器:(型号、名称、重要参数)原理:(文字叙述(自己要归纳、整理)、原理图、主要公式)二 . 数据表格(本实验测量次数为1次,实验中完成)1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单位: )4辅助透镜成像法。</p><p>8、精品文档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专题 透镜焦距的测量 第一作者 史 志 雄 学 号 15151084 第二作者 向 小 林 学 号 15151082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第一章 选题的来源 1 第二章 研究现状 1 第三章 设计过程 1。</p><p>9、实验名称: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目的:a学会简单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b掌握几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实验仪器:光具座及配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反射镜。实验原理和方法:薄透镜是指其厚度比两球面的曲率半径小得多的透镜。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领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领越大。在近轴光束(靠近光轴并且与光轴的家教很小的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包括凸、凹透镜)的成像公式为:(1)式中:。</p><p>10、电 子 科 技 大 学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科技实验大楼104室 实验时间:一、实验室名称:透镜焦距的测定 二、实验项目名称:透镜焦距的测定三、实验学时:3学时四、实验原理:1测凸透镜的焦距(1)自准直法如图1所示,用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