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编号:3942066]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考纲要求实验)。[典例]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 主要动物类群。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Tag内容描述:<p>1、1.实验原理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 力,可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 (3)丰富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 法和目测估计法。 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 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 ,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避高温和趋湿性 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 进行统。</p><p>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考纲要求实验),典例及其分析,怎 么 考,考 什 么,典例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 主要动物类群,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起 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身体 微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 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 是 。 。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 吸虫器 ,理由是 。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 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 的良好栖息场所。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而且身。</p><p>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012广东 4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 可以调。</p><p>4、高三生物 实验专题复习16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2 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3 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二 实验原理 1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p><p>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012广东 4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 可以调。</p><p>6、用心 爱心 专心 1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012 广东 4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 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 土壤盐碱度不同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 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 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答案 C 解析 由于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分 布 所以 A 错。</p>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PPT文档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