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计算机图形学。一、实验目的 - 4 -。二、实验原理 - 4 -。三、实验内容 - 5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 5 -。实验二 基本图形生成 - 8 -。实验一 直线、圆弧及曲线的生成算法。掌握Bresenham圆弧生成算法。编写圆和椭圆的扫描转换算法程序。3. 编写中点画椭圆法的扫描转换程序。
图形学实验报告Tag内容描述:<p>1、键入文字实验一 区域填充一、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扫描线区域填充算法。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Visual Studio 2010。三、 实验内容及完成情况设计并实现一个多边形区域的扫描线填充算法,多边形的顶点为:P1(100,100), P2(150,100), P3(200,150), P4(250,100), P5(300,100), P6(250,200), P7(150,200)。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可由下列四个步骤实现:(1)初始化:堆栈置空。将种子点(x,y)入栈。(2)出栈:若栈空则结束。否则取栈顶元素(x,y),以y作为当前扫描线。(3)填充并确定种子点所在区段:从种子点(x,y)出发,沿当前扫描线向左、。</p><p>2、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姓名:孙舸学号:201211106134班级:电信121实验时间:2015.10.1-2015.12.21目 录实验一 OpenGL程序结构练习-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内容- 5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5 -实验二 基本图形生成-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内容- 10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10 -实验三 交互式控制- 13 -一、实验目的- 13 -二、实验原理- 13 -三、实验内容- 14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14 -实验四 图形基本变换- 16 -一、实验目的- 16 -二、实验原理- 16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p><p>3、实验一 直线、圆弧及曲线的生成算法一、实验目的1、几种直线生成算法的比较,特别掌握用Bresenham直线生成算法。2、几种圆弧生成算法的比较,掌握Bresenham圆弧生成算法。3、掌握用像素点法直接生成其它曲线的方法。二、基本要求1、用不同的生成算法在屏幕上绘制出直线的图形,对不同的算法可设置不同的线形或颜色表示区别。2、用Bresenham生成算法在屏幕上绘制出圆弧的图形,用动画的方式表演图形的生成。三、算法提示1、有关直线生成算法有:DDA(数值微分)直线算法、逐点比较法、直线Bresenham生成算法。直线Bresenham生成算法思想如。</p><p>4、423 程序实现与上机实习(二)一、实验目的编写圆和椭圆的扫描转换算法程序,验证算法的正确性。二、实验任务1 编写中点画圆法的扫描转换程序,考虑原点在(x0,y0)处程序的改动;2 添加鼠标程序,实现交互式画圆;3 编写中点画椭圆法的扫描转换程序;4 添加鼠标程序,实现交互式画椭圆;三、实验内容1编写中点画圆法的扫描转换程序,考虑原点在(x0,y0)处程序的改动;分析:考虑圆心不再原点,设圆心坐标为(x0,y0)。通过平移坐标原点到圆心,则第二个8分圆上一点p(x,y),其原始坐标为x=x+x0y=y+y0即p1(x0 +x, y+y0)其它7个对称点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