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隋唐时期
(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龟兹乐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盛行并不是一个偶然。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2)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时期Tag内容描述:<p>1、阶段三 中华文明的曲折与发展 魏晋至隋唐,1.政治:(1)南北朝时期:三省制;九品中正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2)唐朝: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科举制与监察制度;唐太宗*。 2.经济:(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4)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考纲解读】,3.思想:(1)道教、佛教冲击儒学。(2)唐代的“三教合一”。 4.科技文化:(1)唐代火药的应用。(2)南北朝农书齐民要术。(3)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p><p>2、浅论龟兹乐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盛行摘要:龟兹乐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盛行并不是一个偶然,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 下载 关键词:龟兹乐 流传 所用乐器 通过对魏晋南北至隋唐时期文化背景的考察,使我们看到佛教的传入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随之同时传入了大量的胡乐,胡乐植根中原与佛教在中原的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并且无论二者从传入中原的时间以及路线来讲都是并进的,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胡乐传入中原是佛教文化影响。</p><p>3、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考点魏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1)南北朝时期:三省制;九品中正制度。(2)隋唐时期: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科举制与监察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枢权力机构的传承与创新;先秦至隋唐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公开化。历史解释魏晋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制度具有多样化特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p><p>4、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考纲考点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化(1)魏晋儒学遭冲击。(2)唐代的“三教合一”。(3)科技:齐民要术与南北朝农书。(4)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经济重心从江南经济开发到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历史解释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开始冲击儒学,唐代呈现出“三教合一”的局面,但。</p><p>5、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唐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1唐政府征收茶税2经济重心南移趋势3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稳固的表现4儒学对法律的影响5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福建福州质检)出处记述田令“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 佃食”上表为不同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