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词语
初中常见文言文常用词语表。(2) 养生 《曹刿论战》 衣食所安。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②受到鼓励、奖励。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2016中考文言文常用词语汇总。数奉手书。
文言文常用词语Tag内容描述:<p>1、初中常见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安(1)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养生 曹刿论战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怎么 木兰诗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隆中对 君谓计将安出? 马说 安求其能千里也?(4)哪里、什么地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2. 比(1) 靠近 核舟记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 比较 隆中对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3) 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p><p>2、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1、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养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安逸:而死于安乐也2、比 等到 比至陈。(陈涉世家)类比 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3、鄙 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4、兵 兵士 行收兵。(陈涉世家)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 (出师表)5、并 一起,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都:并怡然自乐一齐:并杀两尉6、策 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记录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7、诚 果真 诚如是。(隆。</p><p>3、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实义项例句(标明出处)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时常余忆童稚时(童趣)故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旧(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所以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故逐之曹刿论战故君子有不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原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行奉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行走三人行(论语)罔迷惑而无所得学而不思则罔(论语)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明白知之为知之。</p><p>4、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文言文中有些字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应用范围有所变化,同样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意思或用法,在那个句子中又是另一个意思或用法,要读懂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个词的多种含义,以便确定其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根据新修订的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规定,我们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包括虚词)有138个。本处为大家罗列出这138个文言文常用词语在现用教材中所涉及的主要意思或用法。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养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比 等到 比至陈。(陈涉世家)类比 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靠。</p><p>5、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38字)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养 衣食所安。(曹刿论战)比 等到 比至陈。(陈涉世家)类比 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 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兵 兵士 行收兵。(陈涉世家)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 一起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 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记录 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诚 果真 诚如是。(隆中对)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诚心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p><p>6、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w7.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p><p>7、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p><p>8、2016中考文言文常用词语汇总1、 义: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适宜、恰当(引喻失义)2、焉:哪里(且焉置土石)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3、 夷:平(船背稍夷)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4、兵兵士 行收兵(陈涉世家)兵器,武器 兵甲已足。</p><p>9、书信常用词语 (上)(一)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顷接大示,如见故人。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二)思念别后月余,殊深驰系。睽违日久,拳念殷殊。分手甚久,别来无恙。故园念切,梦寐神驰。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p><p>10、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2.劝: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考察,核实6.游:游玩,游览;交际,交往。7.当:判刑,判罪。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p><p>11、2009届高三(9)班迎高考文言复习资料 整理人:杨乐勤 2009年5月传记类文言文中常见词语举例(很重要)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p><p>12、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01.与官职有关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荐、举、辟、征、拜、除、授、起、拔、赏、封、进、选、察、当、点、简、就(2)表提升官职的:擢、拔、陟、升、迁、加(3)表调动官职的:转、调徙、补、改、移(4)表兼职代官的:兼、领、权、行、假、署、摄、判(5)表降职免官的:贬、谪、出、罢、免、黜、废、夺、放、绌、革、去、左迁、逐、蠲(6)表其他的:乞骸骨、复、下车、用事、赠、视事、退(7)表主管的:知、典、主、宰、掌、行、省、守、制、用事02.常用实词(1)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薪(2)跟科。</p><p>13、1 安 1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 衣食所安 2 卑 1 低下 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 周全 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2 具备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口技 3 准备 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 4 被 1 影响 被于来世 2 同 披 穿 皆被绮绣 5 鄙 1 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2 鄙陋 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3 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6。</p><p>14、精品文档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1 安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衣食所安 养生 安能辨我是雄雌 君谓计将安出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多歧路 今安在 哪里 2 比 其两膝相比者 各隐卷底衣褶中 挨着 靠近 比至陈 等到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 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 相比 3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 见识短浅 目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