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文言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160。&#160。第二单元文言知识巩固。《劝学》文言知识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梳理。1. 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不要) (2)无失其时(通。文言知识点归纳。段太尉逸事状 文言知识归纳。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前赤壁赋 文言知识总结。《离骚》文言知识总结。通— 辟。通— 正。通—。重点虚词&#183。

文言知识点归纳Tag内容描述:<p>1、苏武传通假字 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法令亡常(“亡”通“无”)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沾湿。“衿”同“襟”衣襟。“决”通“绝”)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信义安所见乎(通“现”表现)词类活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p><p>2、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 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b) 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固知一死生。</p><p>3、第二单元文言知识巩固一文言实词1、诚(1)诚能得樊将军首 (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2、顾(1)顾计不知所出耳 ( )(2)荆轲顾笑武阳( )(3)终已不顾( )(4)大行不顾细谨 (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3、使(1)使使以闻大王( )(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4、见(1)秦王必说见臣( )(2)乃遂私见樊於期( )(3)图穷而匕首见 ( )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5、穷(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图穷而匕首见( )(3)欲穷其林( )(4)穷则独善其。</p><p>4、高中语文必修4劝学文言知识整理归纳一、虚词1 而(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终日而思矣( )(4)登高而招(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于(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善假于物也( )&。</p><p>5、一词多义,军队(进兵北略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士兵(不及召下兵) 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兵:,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私:,窘迫、走投无路(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尽、完结(图穷而匕首见),穷:,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对(为之奈何) 准备(乃为装遣荆轲) 做(乃令秦武阳为副) 发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为:,接近、趋向(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 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挣着(自引而起,绝袖) 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p><p>6、寡人之于国也 __孟子,文言知识梳理,1 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 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3)直 直。</p><p>7、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一、知识要点,1、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因事株连,死于狱中。汉书由他的妹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他的弟弟班超有投笔从戎的美谈。,二、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与旃毛并咽之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4、前以降及物故 5、空自苦亡人之地 6、信义安所见乎 7、请毕今日之驩 8、因泣下霑衿 9、与武决去,1、汉亦留之以相当 2、我丈人行也 3、欲因此时降武 4、武等实在 5、且陛下。</p><p>8、段太尉逸事状 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不嗛,辄奋击。 嗛(),通“慊”,满足,快意。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p><p>9、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全书共三十三篇,国别体史书。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一、文学常识,1、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 今日往而不反者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 日以尽矣 请辞决矣,说,通“悦”,高兴。 反,通“返”。 振,通“震”,震慑。 见,通“现”。 还,通“环”,绕。。</p><p>10、劝学知识点梳理,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qi)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锲,用刀雕刻;舍,停止。,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hng)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 。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p><p>11、离骚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 重点字词(实词虚词) 之、以、夫、而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锡,通 辟,通 道,通 正,通,赐,赐给,僻,幽僻,导,引导,证,作证,通假字,重点虚词之,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例:昔三后之纯粹 兮 固众芳之所在 彼尧舜之耿介兮 岂余身之惮殃兮 伤灵修之数化,古今异义,朕:古义: 今义:用于特指的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古义: 今义:认为。,代序:古义: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字。,我,作为,替代更换时序。,纯粹:古义: 今义: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p><p>12、高一语文劝学文言文重点难点归纳 不少高一学生上到高一是不是感觉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难以总结 以下是整理的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1 通假字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輮 通 煣 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 资质 天赋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有 通 又 暴 通 曝 日晒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致 通 至 达到 2 古今异义 博。</p>
【文言知识点归纳】相关PPT文档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归纳.ppt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梳理.ppt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ppt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知识归纳.ppt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ppt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ppt
劝学文言基础知识梳理.ppt
离骚文言知识总结.ppt
【文言知识点归纳】相关DOC文档
苏武传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doc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doc
打印《劝学》文言知识整理归纳.doc
高一语文劝学文言文重点难点归纳.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