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2
既然他没有做功。两方面研究生活中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平衡 物体做圆周运动。请同学分别写出以下不同的参考面(零势能点)的小球的重力势能。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小球抛出点与竖直墙的距离为L。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物体的动能______ (2)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
物理必修2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功和功率第一节 机械功1、 解答:没有做功,因为墙没有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这道题很有趣,相信有很多同学对这个答案不满意,最大的疑问可能是:既然他没有做功,人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他付出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实际上,人推墙,当墙推不动时,人是自己对自己做功,是通过肌肉的扩张和收缩做功。你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是如何推墙的?如果没有扩张和收缩手臂,会有推墙的动作吗?2、 解答:均相同。力F做的功都为W=F s。3、 解答:B。A中的功的正、负表示是阻力做功还是动力做功;C中除力和位移外,还应有力与位移夹角的余。</p><p>2、物体作圆周运动的条件,从“供” “需”两方面研究生活中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由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F,“供需”平衡 物体做圆周运动,本节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Circular motion),铁路的弯道,火车车轮的构造,火车车轮有突出的轮缘,背景问题1、火车转弯:,FN,F,G,1、铁路的弯道,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Circular motion),(1)内外轨道一样高时转弯,火车车轮受三个力:重力、支持力、外轨对轮缘的弹力.,外轨对轮缘的弹力F提供向心力F=F向,由于该弹力是由轮缘和外轨的挤压产生的,且由于火车质量很大,故轮缘和外轨。</p><p>3、第2节 势能的改变,请同学分别写出以下不同的参考面(零势能点)的小球的重力势能,已知, 小球质量m=2kg,h 1=1m,h2=1.5m,h3=2m。,1、以桌面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为,EPmgh1=2101=20(J),2、以地面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为,EPmg(h1+h2)=210(1+1.5)=50(J),3、以天花板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为,h3,EP mgh3,-,=-2102=-40(J),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位置2,位置1,1、重力做正功, 重力势能就减少,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2、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位置1,位置2,下降,上。</p><p>4、高一物理第五章 第六章复习卷 一 选择题 共8题 其中1 5为单选 6 8为多选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 B 公式中 G是一个比例常数 是没有单位的 C 万有引力定律是宇宙万物间都存在的一种基本作。</p><p>5、物理必修2试卷 测试时间 学生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 50分 1 小球以水平速度向竖直墙抛出 小球抛出点与竖直墙的距离为L 在抛出点处有一点光源 在小球未打到墙上前 墙上出现小球的影子向下运动 则影子的运动是 A 匀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是g C 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于g D 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小于g 2 火车以0 98M S2的加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 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出窗外从距地。</p><p>6、物理必修二能量之前的总结 第一篇 高一物理必修2能量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2能量转化与守恒 一 动能 1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称为动能 2动能表达式 EK 1mu2 2 3动能定理 即合外力做。</p><p>7、物理必修2 期末试卷时间: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滑动,在运动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p><p>8、物理必修2 期中试卷时间: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球以水平速度向竖直墙抛出,小球抛出点与竖直墙的距离为L,在抛出点处有一点光源,在小球未打到墙上前,墙上出现小球的影子向下运动,则影子的运动是:(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是gC、匀加速运动,加。</p><p>9、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习题课 动能定理,目标定位1.进一步理解动能定理,领会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2会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曲线运动以及多过程问题,2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表达式为W________ (1)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______ (2)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动能_____,运动,标,Ek2Ek1,增加,减少,3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