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物理基础知识手册

实验探究篇。实验能力。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1 专题二专题二 学生探究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固体熔化时总要吸收热量。所以物质熔化一定要吸收热量。知识能力解读。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及比热容。

物理基础知识手册Tag内容描述:<p>1、实验探究篇实验能力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了解设计。</p><p>2、1 专题二专题二 学生探究实验学生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一: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固体熔化时总要吸收热量,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 同吗? 2猜想与假设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熔化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实验可分两次进行,分别探究海波(晶体)和石蜡(非晶体)的 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参照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l)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到 40左右时开始计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 在海波或石。</p><p>3、1 专题三分组实验专题三分组实验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问 【实验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 (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练习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 刻度尺、三角板(两块) 、铅笔、作业本、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或细铁丝,约 30 cm) 、停表。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观察你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宽,每项测量三次,并记录测量结果。 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p><p>4、第七章 力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3弹簧测力计的用法4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重力的示意图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2对力的三点认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拉、推、提、压等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就会受到这种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一对作用。</p><p>5、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电压表的使用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3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点5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第一讲电压及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识能力解读(一)电压1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符号是U。2电压的单位: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电压的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1 kV=103 V,l V=103 mV。3电源的作用:给电路提供电压。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使其两极间产生电压。</p><p>6、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3伏安法测电阻4特殊方法测电阻5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第一讲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知识能力解读(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一定。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p><p>7、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网络构建序号考点考频1牛顿第一定律2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二力平衡的条件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5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牛顿第一定律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通过实验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点拨:(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买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p><p>8、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内能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及比热容4热量及其计算第一讲 分子热运动 内能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由单个原子组成的是单原子分子,绝大多数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其中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后来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的不断。</p>
【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相关DOC文档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专题一基本仪器.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专题二学生探究实验.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专题三分组实验.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七章力.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doc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十三章内能.doc
中考物理 基础知识手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