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编号:1534911]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五年级品社上册教案与课时安排表。第三单元。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本人承担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Tag内容描述:<p>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五年级品社上册教案与课时安排表周次单元课题课时备注1第一单元1、父母对我的希望22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233、架起沟通的桥梁24第二单元4、我有上学的权利25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2第6周 国庆假76、做有责任的小公民28第三单元7、我们的衣食那里来298、生活中的工业产品210期中复习211第四单元9、四通八达的交通21210、现代通信真方便21311、传媒拉近了时空214第五单元12、世界科技的今天21513、让科技造福人类216第六单元14、揭开邪教的面纱21715、抵制邪教218-19总复习期末考试父母对我的希望一、教学目标:1、。</p><p>2、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光阴荏苒,日月不居,白驹过隙,如是而已。紧张、繁忙而又愉快的一学期临近尾声。回首已逝的一学期时光,有欣喜自豪也有遗憾困惑。遗憾的是,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留给自己的是追寻和反思。本人承担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p><p>3、五上美丽的宝岛的教学设计6.美丽的宝岛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是中国人”第1条“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求编写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资料等形式,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风光、物产资源和民俗风情,了解发生在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及高山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2. 了解台湾省的重要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走进高山族曾经的。</p><p>4、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第一节课开场白幽默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研计划 一、教材特点: 五上教材采用主题板块相对独立、“同心圆”交叉递进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教材内容的呈现,通常采取小切口、层层深入的方式,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受。为贴近儿童生活,教材努力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为学生喜闻乐见。二、班。</p><p>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了解接触,感觉五年级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p><p>6、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课 题家庭万花筒目标要求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2继承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代家庭生活中。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2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实家庭生活中。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课前准备教师:1红楼梦和巴金家关于大家庭一起生活的影视片断。2江南第一家的家谱、有关视频剪辑。学生:1收集有关家庭模式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