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使学生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dm2。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dm2。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学生能够了解2、5、3的倍数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Tag内容描述:<p>1、下面的转盘各转动5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指针经常落 在白色区域 指针偶尔落 在白色区域 指针落在两个 区域的机会差 不多 这是什么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击鼓传花 这是什么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石头、剪刀、布 这是什么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掷色子 这是在干什么? 决定谁先开球的规则是什么? 抛硬币 你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开球公平吗? 出现正面和出现 反面的可能性是 相同的,都是 。 这样很公平 。 每人选一种颜色,指针 停在谁选的颜色上谁就 先。</p><p>2、1.使学生利用方格纸通过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2.使学生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进行图形割补、拼摆,通过实际操作,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p><p>3、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按要求填表。名称字母表示面积公式底高面积平行四边形2.8cm4cm三角形6.8dm5dm梯形上:2.8m下:1.2m1.4m二、填空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dm2,底是12dm,高是()dm。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dm2,底是3dm,高是()dm。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cm,高是9cm,它的面积是()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cm2。4.一个近似梯形的花坛,高是10m,上、下底之和是16m,面积是()m2。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cm2,如果它的高缩小到原来的13,底不变,面积是()cm2。6.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的面积少30cm2,则这个三角。</p><p>4、编码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编码、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2.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邮政编码、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己尝试编码。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了解生活中的编码1.出示两幅不同地方的汽车车牌,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出示商品的条形码,条形码有哪些作用?3.例。</p><p>5、信息窗2:2、3、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9296页。教材简析: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p><p>6、时间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能正确区分时刻和经过的时间,会独立计算出某一时刻或经过的时间。使学生直观了解和辨别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关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2.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能够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它们的进率是多少?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要知道具体的时间,你能来说说吗?二、新课探索1探究一:计算从某一时刻经过一段时间到某一时刻的方法媒体展示:情景引入小丁丁的班级组织去上海动物园郊游,小丁丁和同学。</p><p>7、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建议信息窗2舞蹈表演该信息窗呈现的是舞蹈表演和叠罗汉表演的情境,画面上提供的信息有:表演交谊舞的每组2人,表演圆圈舞的每组5人,表演叠罗汉的每组3人。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分别选派多少人参加”等问题,引入对2、5、3的倍数特征知识的学习。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2、5、3的倍数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并能找出100以内的2、5、3的倍数。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独立思考“可以选派多少人参加”,在列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所列举的数的特点,说出自己的猜想,从而展开对新知。</p><p>8、第六单元评估测试卷第一部分(共48分)一填空题。(32%)(第1题每格2分;第2 - 8题每题2分;第9题每小题2分)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1)小亚家 小丁丁家 学校 小巧家 小亚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_______ 米; 小丁丁家到小巧家的路程是 _______ 米; 小亚家到小巧家的路程是 _______ 米。(2)成人脚的长度大约是身高的,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m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 _______ 米。(3)右图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的周长是 ______。20.24乘1.5的积是 ________ ,________ 比5.2的6倍多9.8。33.1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p><p>9、第六单元检测试卷班级 姓名 等级 一、我会填。 145000平方米( )公顷;2.25小时( )时( )分。8米5厘米( )米;6平方千米( )公顷。2平行四边形沿着( )剪开,再把三角形平移,能够得到一个(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宽和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如果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4.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 )为学过的图形来估算。5一个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18分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p><p>10、多边形的面积一、我会填空。(20分)1.三角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3.梯形的面积=( ) 用字母表示是S=( )4. 一堆同样的钢管,堆成的横截面是梯形,最上层有4根,最下层有7根,共有4层,这堆钢管有( )根。5.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和( )分别等于三角形的( )和(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6一个长方形改变形状成平行四边形,周长( ),面积(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p><p>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目标:1.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和割补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培养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难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用说明:1.自学教材第86页88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2.带号的题目选做。 一知识储备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2.在右图中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它的高。二自主学习1.数教材第87页的方格填下表,你发现。</p><p>12、2019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256dm2,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3.如右图,三角形ABE的面积是24m2,且BC=CD=DE,那么三角形ACD的面积是()m2。4.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6m,高是0.4m,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5.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2.一个梯形可以由一个平行四。</p><p>13、六单元1课时课 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年 级五主备人鲍红霞课前准备课件课 时1复备人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讨论、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知识与能力: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处理有关面积问题。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p><p>14、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1、“天火”是什么?“天火”,又称“上帝的怒火”,也就是雷暴。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抓住实验需要的材料,注意实验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复述就行了。 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厄运”“信念”指什么? 厄运:谈迁花费20多年,6次修改才完成的国榷初稿被盗。 信念:谈迁立志要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p><p>15、二) 第三小学 五年一班,新人教版小学五年数学上 第六单元,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组合图形的面积例5,由几个图形组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找出这样的组合图形吗?,四人一小组讨论:可以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哪几个简单图形,可以边说边画,然后再算一算。,分割法,添补法,12,10,8,5,你能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单位:cm,分割法,添补法,练2,练3,导入,练1,例题,你能。</p><p>16、6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1),课时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简单比较、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信息。 2.经历统计活动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作用,提高处理简单数据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一、谈话引入,你参加过体质健康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