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进一步研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其他计算公式。进一步研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其他计算公式。3.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同步练习。学习目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Tag内容描述:<p>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能力目标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会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教学过程教 学 预 设二次备课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1填空: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体积=( )。。</p><p>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第31页的内容及练习七第11、 第12题。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其他计算公式。2.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3.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理解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方法。投影仪,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还记得如何计算吗?生:长。</p><p>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习目标: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学习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学习难点:体积单位的化聚。学习过程:一、复习:1.常用的长度单位:1米=( 10 )分米 1分米-( 10)厘米 1米=( 100)厘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2.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 )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二、预习1常。</p><p>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第31页的内容及练习七第11、 第12题。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其他计算公式。2.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3.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理解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方法。投影仪,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还记得如何计算吗?生:长。</p><p>5、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陶埠小学制作,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特征 : 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有限的,1,它本身,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倍数是( ),( )最大的倍数,无限的,它本身,没有,2cm,用6个小长方形,摆出了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3厘米,3厘米,2cm,2cm,用24个小长方形,摆出了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2的倍数,3的倍数,2,4,6,8,10,12,14,16,。</p><p>6、探索图形【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探索图形。【教学目标】 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2.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要许多计算才能得到,但是今天我们不。</p><p>7、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3.2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表面积(第2课时)练习题 新人教版 1、 基础题 1选择 (1)一个正方体油桶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A.81cm B.18cm C.54cm (2)将正方体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