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编号:10214292]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重合时相互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连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五下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重合时相互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叫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轴对称的性质: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重合,对应线重合,对应角重合。3、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先找对称点(1.转折点和连接点),再连线。验证方法:对折后看看是。</p><p>2、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1.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连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轴对称图形的特征:a.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b.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注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2. 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旋转三要素:一说清旋转中心即绕哪个点旋转,二说清楚旋转方向,三说清楚旋转大小即旋转了多少度。3. 平移的方法:a、。</p><p>3、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1、像0,1,2,3,4,5,6,这样的数。</p><p>4、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圆的认识1、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2、圆的特征(1)在同圆和等圆中,半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d=2r或r=2/d(2)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3)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p><p>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2=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l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p><p>6、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p><p>7、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图形与几何 一、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或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不能看到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p><p>8、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下图所示: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