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及鉴别诊断。造釉细胞瘤又称成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来源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和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80%-90%发生于下颌骨。以下颌骨体和升支交界处多见。造釉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Tag内容描述:<p>1、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及鉴别诊断,影像科 陈文青 导师 姜增誉,概述,造釉细胞瘤又称成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肿瘤,占63.2,来源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和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80-90发生于下颌骨,以下颌骨体和升支交界处多见。造釉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临床表现,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长缓慢,病程长,初期一般无自觉症状。 后期颌骨膨隆,颜面畸形,皮层骨受压吸收,按之有“乒乓球感”。 侵犯牙槽骨时,牙齿移位、压根吸收、松动甚至脱落。并感染时出现疼痛和瘘管。。</p><p>2、颌骨造釉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及鉴别诊断,影像科 陈文青 导师 姜增誉,概述,造釉细胞瘤又称成釉细胞瘤或齿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肿瘤,占63.2,来源牙板和造釉器的残余上皮和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80-90发生于下颌骨,以下颌骨体和升支交界处多见。造釉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临床表现,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长缓慢,病程长,初期一般无自觉症状。 后期颌骨膨隆,颜面畸形,皮层骨受压吸收,按之有“乒乓球感”。 侵犯牙槽骨时,牙齿移位、压根吸收、松动甚至脱落。并感染时出现疼痛和瘘管。。</p><p>3、成釉细胞瘤 清远市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杨剑锋 成釉细胞瘤 组织来源 成釉细胞瘤 生长与扩展 恶性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 临床表现 成釉细胞瘤 X线表现 成釉细胞瘤 归纳而言 成釉细胞瘤 鉴别诊断 与下颌骨中心性癌相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