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现代交换技术

第7章 现代交换技术 7.1 概述 7.2 电话交换技术 7.3 分组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Tag内容描述:<p>1、现代交换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指出下列错误的长途区号: ( )A. 10 B. 211 C. 351 D. 5102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A. 0 B 1-2 C. 3-63。</p><p>2、第4章现代交换技术,4.1引言4.2交换的有关概念4.3主要的几种交换方式及其原理4.4交换机典型的组成原理4.5交换机的控制原理4.6ATM交换机4.7IP交换机4.8光交换机4.9移动交换机习题,4.1引言,最早的交换机是人工操作的,称为人工电话交换机。人工电话交换机有两种,一种是磁石式电话交换机,用户首先用手摇发电机发出呼叫信号,使相应的用户接口电路上的指示灯亮。话务员发现后,将自己的话路与。</p><p>3、现代交换技术编撰闽江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印制2目 录第一章 程控交换系统模块实验1实验一 用户线接口模块实验1实验二 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7实验三 双音多频(DTMF)接收与检测12实验四 话路PCM编译码19实验五 呼叫处理与线路信号的传输过程22实验六 二/四线变换与回波返损测试25第二章 交换机参数设置实验30实验七 系统时间参数设置30实。</p><p>4、第一章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p><p>5、第一章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p><p>6、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题第1章 绪论一、 填空题7-1 “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绳子7-2 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电报7-3 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符号(点、划)7-4 “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电磁7-5 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光7-6 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p><p>7、现代交换技术试题一、 选择题0. 现代通信手段最早出现在 CA亚洲 B非洲C欧洲 D罗马1. 通信网的核心技术是 DA光纤技术 B终端技术C传输技术 D交换技术2. 人类用电来传递信息最早是 BA电话 B电报C收音机 D电视3. 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成为 AA电信 B竹信C通信 D电视4. 将含有信息的消息转换成传输介质能接受的信号形式的设备是 AA终端。</p><p>8、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作者:卞佳丽等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www.buptpress.com 目 录 第1章 交换概论 第2章 交换网络 第3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交换网 第4章 信令系统 第5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第6章 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7章 ATM交换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8章 IP交换技术 第9章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 第10章 光交换 第1章 交换概论 本章将要讲述的内容: w什么是交换 w为什么在通信网中一定要引入交换的功能 w通信网中交换设备究竟完成哪些功能 w在现有通信网中都有哪些交换方式 w不同交换方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1 。</p><p>9、第1章:绪论交换的基本概念,通信网的三要素:终端设备 传输系统 交换系统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的区别:1,通信对象不同,数据通信实现的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话音通信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2,传输可靠性不同,数据通信要求更高,话音相对较小3,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响应不同,数据通信持续时间要短,建立连接的时间也短。话音通信过程相反。4,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1,信息传输时延小,对一次连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2,信息的。</p><p>10、飞机中央维护系统通信1112班:陈倩1120119232 李娜1120119227 焦健美1120119231【摘 要】国外航空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研制开发了民用直升机的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HUMS),而且将这一系统引入到军用飞机中。他们先后建立了用于军用直升机的联合先进飞机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JAHUMS)项目和用于歼击机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项目,本文基于当前国外HUMS的发展状况,借鉴JAHUMS和PHM的构想,将HUMS概念引入到民用固定翼飞机中央维护系统(CMS)中,对CMS的概念、应用以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CMS;飞机健康。</p><p>11、第五章 帧中继(Frame Relay),一、概述 * 在X.25网络发展初期,网络传输设施基本上是借用了模拟电话线 路,这种线路分广容易受噪声的干扰而误码。为了确保传输无差 错,X.25在每个节点处进行了严格的差错控制,占用了大量的时 间。 * 现在的数字光纤网的误码率非常低,可以简化X.25的差错控制 过程,从而使分组在节点处的处理时间减少,提高网络的传输速 度。 * 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将X.25网络的下三层协议进行 简化,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推到网络的边界,即将下层的某些功 能有终端的上层协议完成,从而实现了轻载协议网络。,。</p><p>12、第二章 数字交换原理,授课:彭玲 电子系电科教研室,第二章 数字交换原理,2.1 时分复用 2.2交换单元 2.3 交换网络 2.4 基本话务理论,2.1 时分复用,时分复用 同步时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 异步时分复用,复用技术-Multiplexing Techniques,一般来说,正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不会完全用尽数据链路的全部带宽。 “复用”(multiplexing) 就是使一条数据链路能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一组技术。 复用技术最常用在使用大容量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链路的长途通信方面,以及广域网的主干连接。,复用与无复用 Multiplexing vs. No Multiplexing,北京邮电大学,6,。</p><p>13、第三章 交换网络,刘润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第三章 交换网络,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在交换系统中完成这一基本功能的部件就是交换网络,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第一节 交换网络基础 第二节 交换网络单元 第三节 数字交换网络 第四节 典型交换网络,第一节 交换网络基础,图3.1 交换的一般结构,一、交换单元,入线,出线,控制端,状态端,M X N的交换单元,0,0,1,1,M-1,N-1,1、交换单元的基本概念 交换单元具有M条入。</p><p>14、交换技术复习题第一章 交换概论 1、交换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最早的“自动交换机”是在1892年11月3日投入使用的,那是美国人史端乔发明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2、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通信网是由用户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它由交换设备完成接续,使网内任一用户可与其他用户通信。3、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ATM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CS)是指固定分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p><p>15、谋学网www.mouxue.com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对三级CLOS网络C(m,n,r),如果(),则此网络是可重排无阻塞的。A.m2n-1B.n2m-1C.mnD.nm2.ATM信元结构由()字节的固定长度数据块组成。A.53B.54C.96D.163.模拟用户接口中混合电路的功能是进行()线转换。A./线B.3/6线C.4/8线D.1/2线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个物理通道中可以包含多个虚通路B.ATM信元的交换可以在VP级进行,也可以在VC级进行C.VC交换是指经过ATM交换后,VPI和VCI的值都发生了改变D.在组成一个VPC的各个VP链路上,ATM信元的VPI都是一样5.ATM交换的特。</p>
【现代交换技术】相关PPT文档
第4章 现代交换技术.ppt
现代交换技术第一章.ppt
西电张继荣《现代交换技术》第6章局域网.ppt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第1章交换概论.ppt
现代交换原理__电路交换技术.ppt
现代交换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五章_帧中继交换技术.ppt
《现代交换技术概论》PPT课件.ppt
惠州学院现代交换技术彭玲第二章.pptx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1).ppt
现代交换技术(北邮版)第三章.ppt
现代交换技术课件(第七章ATM交换.ppt
西电张继荣 《现代交换技术》第6章局域网
西电张继荣 《现代交换技术》第3章.ppt
【现代交换技术】相关DOC文档
《现代交换技术》题库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doc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汇总.doc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doc
现代交换技术题目及答案.doc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doc
现代交换技术复习资料.doc
福师17春秋学期《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二.doc
《现代交换技术》教学大纲.doc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试题库.doc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福师17春秋学期《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一.doc
16秋福建师范大学《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一.doc
16秋福师《现代交换技术》在线作业一.doc
现代交换技术 信令系统.doc
《现代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doc
《现代交换技术》复习题.doc
现代交换技术 STP生成树协议.doc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7——ISUP中继业务实现.doc
《现代交换技术》综合练习题参考解答.doc
【现代交换技术】相关PDF文档
现代交换技术张继荣课后答案.pdf
北邮现代交换技术阶段作业答案.pdf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