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规范练9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质检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作业(十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5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Tag内容描述:<p>1、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4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1 1 一、选择题 1(2016广州市越秀区水平调研测试)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 创新选择是( ) 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 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建国”与题干要求“建国模式的创新选择”不符,故 A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开国大典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 其代。</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时限时训练 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p><p>3、课 时 限 时 训 练 高 考 三 大 能 力 培 养 高 考 主 题 知 识 串 讲 学 科 两 大 素 养 讲 练 美国 苏联 和平外交 社会主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双边关系 基本准则 印度支那 大国身份 殖民主义 求同存异 美国 双重代表权 26 乒乓外交 基辛格 中美关系 田中角荣 不结盟 对外开放 多边外交 上海五国机制 结伴而不结盟。</p><p>4、专题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8安徽六安一中三模)右图(选自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这部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B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答案C解析教育是人们实现劳动权的关键,是公民政治素质的养成所,是人们享有文化权利的中介,受教育权也是一项公认的人权。对生产合作社的妇女开展识字教育,反映了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故选C项。农业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p><p>5、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总任务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B革命胜利后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C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国家转变D确定国体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答案:C2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p><p>6、第28练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模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什么是宪政?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宪。</p><p>7、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外交精选大题1(2018安徽名校联考)古今中外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世界上出现多种政治制度,为今天政治建设提供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民主、共和两党的动员对象主要是社会的中上阶层,忽略了人口的另一半几千万不投票的选民。(美国)谢茨。</p><p>8、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真题备选 人民版必修1知识点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2015上海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D.上海公报【解析】选C。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与“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符,故A错误;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与“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符,故B错误;1949年的共。</p><p>9、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D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2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p><p>10、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程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认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高考大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2、民主政治制。</p><p>1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1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条主线: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两大方面: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祖国统一:“一国两制”。三大成果:一是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新时期。二是港澳顺利回归。三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二、重大历史线索1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性质发展演变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体1949年初步形成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正式确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名存实亡新时期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p><p>12、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学习总结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会。</p><p>13、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习目标考试内容考核要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b(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历程(1)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20 世纪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含义: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p><p>14、课时规范练9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2018重庆三模,31)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答案A解析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B、D两项的标志是19。</p><p>15、主要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六单元,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三个时期:,初建时期:1949.1020世纪60年代 (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曲折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民主与法制遭破坏),重建与完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民主法制不断规范与健全),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体系,结构,特色,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初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社会。</p><p>16、单元质检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张家口期中,1)欧文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新和谐公社”,吸引了国内许多著名学者或专家,连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威廉麦克留尔、经济学家和博物学家约西亚华伦等人也纷纷前来,热情参与“新和谐公社”的建设。以至于除赞成者对之大加赞扬外,连反对者也连声感叹。据此可知()A.“新和谐公社”符合社会现实B.人们对民主、平等充满渴望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已暴露D.空想社会主义得到广泛支持答案B解析“新和谐公社”是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p><p>17、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习目标考试内容考核要求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b(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c(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d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原因(1)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不断发展。(2)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2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3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