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Tag内容描述:<p>1、,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复习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二、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p><p>2、,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一、复习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二、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p><p>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教学目标:1、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 钢铁制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3、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重点:测量排开的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1、 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2、 活动一:1、 师: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p><p>4、选择题1.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他的()。A轻重B形状2.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与它在水中的沉浮()。A有关系B没关系3.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A它的重量B它的形状 C它排开的水量。</p><p>5、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五年级,一.复习导入,1.什么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的沉浮规律: 在物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重量可以改变物体沉浮;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体积大小,可以改变物体沉浮。 2.这节课我把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思考,1. 你们手中的橡皮泥,当改变他们的形状,变成不同的实心橡皮泥,他们的重量改变了没有?你们认为改变形状能不能影响橡皮泥的重量? 2. 你们手中的橡皮泥,变他们的形状,变成不同的实心橡皮泥,他们的体积改。</p><p>6、第一单元 沉与浮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是否有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排开的水量增 大了(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小结: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拓展练习: 钢铁在水中会下沉,为什么用钢铁做成的轮船会浮在水面上。</p><p>7、课 题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来源原创 网络 其他教 学目 标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板 书设 计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教学过程第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p><p>8、玉门市 五年级科学 编制:小学科学组 审核: 班级: 姓名: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导学案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p><p>9、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的说课内容是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以后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同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p><p>10、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增大了。这里引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学情分析】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p><p>1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以后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同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这些科学概念。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p><p>12、,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西吉县第一小学宋发荣,.,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3,.,4,.,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的浸入水的体积就等于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放入物体后的刻度数-原来的水量,.,6,小结:,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7,橡。</p><p>13、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备注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二)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p><p>14、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导学案学校学科科学小组修改建议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授课教师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技能目标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情感目标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选择参与式教具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p><p>15、,1,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2,一、复习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3,二、观察实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