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小儿推拿常用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点 n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 n特定穴位。n点、线、面形状 天门 n位置。眉中至前发际成 一直线 n操作。镇静安神 n主治与应用。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第一节 头面部穴位 •1.天门(攒竹) •定位。在小儿推拿穴位中。在小儿推拿穴位中。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Tag内容描述:<p>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点 n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 n特定穴位。 n小儿推拿专用 n多分布在四肢的肘膝关节以下,以手掌与手 背为多,-“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n点、线、面形状 天门 n位置:眉中至前发际成 一直线 n操作:自眉心向额上交 替直推,称为“开天门” n次数: 3050次 天门 n作用:疏风解表,开窍 醒脑,镇静安神 n主治与应用:外感。体 弱者慎用 坎宫 n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 成一横线 n操作:自眉头起向眉梢作分 推,称推坎宫或分头阴阳 n次数:3050次 坎宫 n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止头痛 n主治与应用:外感。</p><p>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第一节 头面部穴位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 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 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 30-50次。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开窍醒神。 应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 、无汗、发热等症,多与推坎 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 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捣 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百会 等合用。 2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 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 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 称推眉弓。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 目,止头痛。 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 头痛。</p><p>3、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0,在小儿推拿穴位中,除了运用十四经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特定穴,分布于全身各部,且以双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特定穴穴位形状不仅有“点”状,而且还有“线”状和“面”状。,1,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 三关、六腑; 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 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龟尾,肩井。,2,刘氏小儿推拿操作程序: 第一步:头面部(开天门、坎宫、太阳。</p><p>4、基本处方:开天门、分推坎宫、 揉太阳、揉耳后高骨。 风寒:揉二扇门、推三关 风热:清肺经、清天河水、推天 柱骨 咳嗽:推揉膻中、揉肺俞 多为脾胃湿热,见于各种 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功能 紊乱。表现为发热 、口 渴、大便干结、食欲不 振、小便短赤、腹胀、恶 心等。 基本处方 清大肠、运内八卦、按揉膊阳 池、摩腹(泻)、按揉足三里、 推下七节骨。 实秘:清天河水、退六腑、搓 摩胁肋 虚秘:补脾经、推三关、揉二 马 舌苔有多处剥脱,多为气 阴两伤,见于湿疹、过敏 性哮喘、慢性腹泻等。表 现为面色苍白、盗汗、食 欲不振、气喘、大便。</p><p>5、第三讲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推拿穴位概述】,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刺激点。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是穴、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特点: 1、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 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 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小儿推拿特定穴】,名称: 1、。</p><p>6、小儿推拿穴位教学,1,2019/4/10,一、百会 位置 头顶正中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作用 按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治疗惊风、遗尿、脱肛等症。,操作 术者用拇指端按揉或揉,按30-50次, 揉100-200次,称按揉百会或揉百会。,2,2019/4/10,二、高骨 位置 后头部,风府穴直上1、5寸为脑户穴, 此穴旁开3寸与枕骨粗隆相平处为脑空穴,操作 术者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0-50次,称 揉高骨。或用两拇指推运,运30-50次, 称运高骨。,作用 揉高骨: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亦能 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等症。,3,2019/4/10,三、攒竹(开天门) 位置 两。</p><p>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1,第一节 头面部穴位,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30-50次。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应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发热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捣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百会等合用。,2,2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推眉弓。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p><p>8、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在小儿推拿穴位中,除了运用十四经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特定穴,分布于全身各部,且以双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特定穴穴位形状不仅有“点”状,而且还有“线”状和“面”状。,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 三关、六腑; 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 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龟尾,肩井。,刘氏小儿推拿操作程序: 第一步:头面部(开天门、坎宫、太阳) 第。</p><p>9、小儿推拿穴位概述:,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刺激点。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1,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三关、六腑 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 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鱼尾、肩井,2,小儿推拿操作程序:,第一步:面头部(开天门、坎宫、太阳) 第二步:上肢部(总筋、阴。</p><p>10、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肩井】,点状与面状结合穴位。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部位。 操作:用手指按其穴位,称按肩井;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作拿法, 称拿肩井。 次数:按3050次;拿35次。,主治: 感冒、惊厥、上肢抬举不利等。 临床应用: 感冒,可与常例手法,拿风池等穴合用; 上肢痹痛可结合局部相应的成人手法医治; 可用于治疗结束后的总收法。,【大椎】,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间隙。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大椎。 次数:2030次。 主治:项强、发热、咳嗽。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项强可与常例手法推天柱等穴合用;咳嗽,可与。</p>
【小儿推拿常用穴】相关PPT文档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第二部份课件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附每个穴位图)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PPT课件.ppt
小儿推拿及常用穴位ppt课件.pptx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课件.ppt
课件: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
小儿推拿主要穴位PPT课件.ppt
课件: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解.ppt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课件.ppt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第二部份.ppt
小儿推拿常用穴附每个穴位图ppt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腰背部).ppt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