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n 火灾的定义。n 着火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2、 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消防工作意义、方针 消防 消除火灾隐患。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 燃烧的现象。火灾发生后迅速形成灭火第一力量和第二力量。第一章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Tag内容描述:<p>1、消防、生产安全与急救常识培训教材目 录前 言-03页第一章 消防安全管理法规-03页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03页第二节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04页第三节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p><p>2、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n 燃烧具备的条件:n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n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n 有一定能量的热源n 火灾的定义:n 着火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二、报 警 的 要 求n 任何的报警应由店上负责人同意实施。n 发现火情后,应遵循一面报警,一面扑救的原则,火势不大,能确认火势被自己完全扑灭,也可以先行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扑灭后再报告现场负责人。n 火灾的特点: n 1,突发性 2,严重性 3,复杂性三、常见的报警方式和方法:n 1电话报警:先拨号,说出本人的。</p><p>3、商 务 局宣传资料一主要商场、超市消防安全基本知识一、各重点商场(超市)应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防火巡查和检查。二、消防控制室内应上墙悬挂以下制度、图示及程序: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系统报警点平面位置图、值班及工作人员岗位资格证书。三、消防控制室内应有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消防设施一览表、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等资料。四、消防控制室内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并保持整洁。五、防火检查主要内容:用。</p><p>4、员工安全培训教案(3)教学内容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使员工了解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使其重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理解消防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教学重点常见的消防不安全行为及危害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口授结合幻灯片教学,提问式互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教学过程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燃烧和燃烧的三要素1.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1.2 燃烧的三要素:1.可燃物 2.助燃物 3. 热能源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 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 的物质,一般都叫可燃物。如: 固体、固体粉。</p><p>5、1、消防基础知识1.1火灾1.火灾的定义其分类火灾是一种违反人们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燃烧现象。根据可燃物的燃烧特性,通常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引起的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合金等引起的火灾等。</p><p>6、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一、 判断题1、 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2、 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 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型。( )4、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5、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6、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p><p>7、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国美控股集团总部行政中心 主讲:刘 伟,大 纲,消防工作意义、方针及两知三会 消防基础知识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检查 如何逃生自救及注意事项 熟知应急预案流程,消防工作意义、方针:,消防工作意义、方针 消防 消除火灾隐患, 防止火灾发生,同时达到对火灾的管控与扑救. 消防工作的意义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正确措施和解决方案,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 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防止发生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p><p>8、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目 录,一、消防基本知识 二、电气火灾相关知识 三、常见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及标识 介绍,一、消防基本知识,1、消防名词解释,火灾: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事件。 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 燃烧的现象。 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火的作用,靠自热或 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 助燃物 着火源,3、火灾燃烧阶段,初起阶段 发展阶段 猛烈阶段 下降阶段 熄灭阶段,4、防火的基本方。</p><p>9、1、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2、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上风位。3、 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浓度极限。4、 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5、 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底部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6、 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7、 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将有电源的开关关掉。8、 我国的消防法在1998年9月1日施行。</p><p>10、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全员培训、全员熟记,达到“一口清、问不倒”)一、怎样报火警?答:1、拨打火警电话119,并确认;2、不要慌张,讲明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起火物质是什么,有无人员被困,讲明报警人和联系电话;3、到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怎样扑救初期火灾?(着火了怎么办)火灾发生后迅速形成灭火第一力量和第二力量。第一力量:发现起火后,迅速用用大喊声召集起火点周围职工,并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向消防控制室发出火警信号。同时利用就近的水、灭火器、消火栓、灭火毯进行灭火。(30S内)第二力量:单位的义务消防队(保安。</p><p>11、咸阳中环制水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第二节 常见发生火灾的原因第三节 防、灭火基本措施第四节 常用灭火器类型及使用方法第五节 固定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启用方法第六节 初起火灾报警和逃生第二章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二节 消防安全规范第三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四节 消防灭火疏散预案第一章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燃烧与火灾(一)什么是燃烧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现象。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p><p>12、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二 每名员工应做到 四懂四会 四懂四会 的内容是什么 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会使用消防器材 会报火警 会扑救初起火灾 会组织疏散逃生 三 五个第一 内容是什么 1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2 第一时间报警 3 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4 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5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四 什么是第一 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和疏散引导。</p><p>13、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班,消防安全基本知识,2,火灾,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的规定,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二、火灾的分类 (一)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划分: 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4968的规定,火灾划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