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编号:26058586]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
第28讲 线路问题 【专题简析】 比较几条线段的长短或一根绳子如何一刀剪成四段等等。一定要弄清楚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一讲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问题。第34讲 推理计算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使不相等变成相等。解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问题。研究钟面和时间的计算问题。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Tag内容描述:<p>1、第11讲 凑整速算(一) 【专题简析】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有时根据题目里几个数的特点,采用一些简便、快速的方法计算,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计算正确。这种练习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三个数相加减时为了使计算又快又准确,可以把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十数算。注意: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补;多减了要补,少减了再减。 【例题1】 计算:37+5+45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三个。</p><p>2、第10讲 学习一笔画 【专题简析】 一笔画,就是从图形某点出发,笔不离开纸,而且每条线段都只画一次不重复。它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那么,哪些图形不能一笔画成,哪些图形可以一笔画成呢? 一个图形能否一笔画成,关键在于单数点的多少,有2个或0个单数点的图形就能够一笔画成,单数点在一笔画中只能作为起点和终点。 【例题1】 一些平面图形是由点和线构成的,这里的“线”可以是线段,也可以是一段曲线,请自己画。</p><p>3、第1讲 比谁眼力好 【专题简析】 小朋友,如果给你一组图形,其中有一个图形与其他图形的特征不一样,你能很快辨认出来吗?或者先画了几幅图,要你接着画下去你会画吗?这就要比谁的眼力好了。我们可以从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方向等方面观察、比较。 要学会这种本领,小朋友一定要认真观察,根据前后几个图形的排列,找出变化的规律,才能推算出下面该画什么图形。 【例题1】 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出。</p><p>4、第17讲 凑整速算(二) 【专题简析】 掌握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可以使计算的过程化繁为简,节省时间,提高计算速度。在进行简便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数字的特征和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根据先加后减和先减后加,结果不变的性质,把计算后能得到整百、整十的先算较为简便。求个连续数的和,可以取一个数为基准进行计算较简便。记住 254=100,1258=100。</p><p>5、第19讲 巧填符号 【专题简析】 在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填符号时,一定要根据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口算来确定,要把几个数和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考虑,有时还可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根据题中给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没有固定的法则,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试验法、凑数法等。选择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应用,这样,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p>6、第23讲 不会输的游戏 【专题简析】 小朋友都很喜欢做游戏,数学中也有很多游戏。通过数学游戏,不仅能培养我们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些游戏中,想要使拿到最后一个者获胜,首先要决定谁先拿,如果把物品总数除以每次取物品个数的和,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拿,自己拿的个数必须和对方拿的个数合起来是两人每次的和。 【例题1】 桌上有21根火柴,小邱和小红轮流取,每人每次。</p><p>7、第2讲 数数图形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p><p>8、第3讲 按规律填数 【专题简析】 我们经常会看到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如果要接在一列数后面再写几个数,就要仔细观察这列数中已经出现的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找准了规律,就能按规律接下去填数了。 按规律填数不是很容易就填对的,要运用数的顺序和加、减、乘法的知识,通过仔细观察,根据同组数排列的顺序和前后、上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找出数与数间的排列规律。 【例题1】 按规律填数。 (1)15,5。</p><p>9、第14讲 猜猜年龄 【专题简析】 小朋友,今年你8岁,明年你几岁?妈妈今年34岁,比你大26岁,明年妈妈比你大多少岁呢?这一讲我们就讨论和年龄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解答年龄问题时,要记住:每过一年,每人年龄都要长大一岁。今年两人差几岁,再过几年两人还差几岁,这个差是不会变的。 【例题1】 爷爷今年65岁,小明今年8岁,5年以后,爷爷比小明大几岁?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爷爷今年65岁,小明今年8岁。</p><p>10、第18讲 图文算式(一) 【专题简析】 算式谜是常见的猜谜游戏,通常在这些式子中含有一些用汉字、字母表示的特定的数字,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方法,找到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例题1】 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思路导航: 两。</p><p>11、第20讲 图文算式(二) 【专题简析】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残缺不全的算式,要求我们在方格内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做这样的填算式练习。 填算式时,要认真分析算式的特点,充分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安排每一个数,很快就能求出方格里应填的数字,填空后还要按填好的数算一下,看算式成立不成立。 【例题1】 根据给出的算式,请推算出每个图形代表一个什么数字。。</p><p>12、第16讲 以图代数 【专题简析】 一道数学算式题都是用运算符号和数组成的,如3+6=9,23=6,15-6=9,183=6,可有一种图形算式,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所代表的数求出来。 解答图形算式题,要根据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答,通常要用分析法、代入法、推算法等等,最后得到结论。 【例题1】 +=6,+=12,求:。</p><p>13、第33讲 间隔的学问 【专题简析】 在实际生活中,像植树这种特殊问题应用较广。学会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面临的新问题。 解决这一组练习题,首先要应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两端都种树,种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如果围成一个圆,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如果要求种的棵数较少,应该公用的棵数越多越好;种的棵数要最多,应该没有公用的棵数。运用这些关系,看清题意。</p><p>14、第6讲 间隔趣谈 【专题简析】 两根绳子结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想要做好这类题,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讲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问题。给绳子打结如果不练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1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同样,如果是剪绳子,那么剪成的段数比。</p><p>15、第9讲 天平平衡 【专题简析】 小朋友们一定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即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来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 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 问:1只猪的重量=(。</p><p>16、第37讲 寻找隐藏条件 【专题简析】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怎样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了在解答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才能正确解答,这讲我们再来做这方面的练习。 要想顺利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再进行认真分析,这样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一目了然,从而找准隐藏条件,正确列式解答。 【例题1】 小明每天看8页,看了6天后,还剩24页,这本书小明一共需要。</p><p>17、第27讲 应用题(二) 专题简析 这一讲我们继续讨论两步计算应用题。记住:一定要弄清楚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出解题的方法。 解答这组题时,要分析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或求几的倍数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就用除法来计算。当求几的几倍是多少后,再求总数或差时,就不止一种解题方法。小朋友要学会选择最佳解法。。</p><p>18、第28讲 线路问题 【专题简析】 比较几条线段的长短或一根绳子如何一刀剪成四段等等,这类题目非常有趣,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比较线段的长短,可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每条线段占几格,横的、竖的、斜的分别比一比,很快就可以比出哪条线段长些。将绳子对折剪开时,别忘了对折一次,有一处相连,再对折一次,又有两处相连,所以剪开后的段数中必须去掉相连的几处。 【例题1】 仔细观察下面的几条线段。</p><p>19、第38讲 简单推理 【专题简析】 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你知道他们谁最高吗?像这样根据一些已经知道的事实,推断出某些结果,就是推理。 推理时,要充分利用题中已知条件和已经推断出的结论作为条件,逐一推进,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到结论后,还要把结论带到原题中检验,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 【例题1】 桌子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p><p>20、第29讲 智趣巧题 【专题简析】 小朋友,下面有一些有趣的题目,不要列复杂的算式计算,但一不小心,在回答时就可能落入“圈套”,要想正确解答这些题目,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时还要打破“常规”去想。解答这些带有迷惑性的题目,要靠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意思,再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例题1】 两棵树上一共有16只小鸟,5只小鸟从第二棵树上飞到第一棵树上,现在两棵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