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四讲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一般为6-11岁。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 小学儿童身体的发育。第七章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Tag内容描述:<p>1、新教师岗前培训班心理学讲义学校心理学第四讲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一般为611岁,这个时期是上小学的阶段,又称为学龄儿童期。一、入学前的准备从幼儿到小学生,儿童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要适应这个角色,他们必须在生理上、心理上做好入学的准备。(一)幼儿的学习和小学生的学习幼儿的学习往往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老师对他们的学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当做一种社会义务。属于广义的学习,即经验的获得及行为的持久变化过程。小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他们必须完成的一种社会义务,必须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并参加。</p><p>2、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2),主要内容: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案例:,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回答“我是谁?”这样 的问题时,他们常常提及姓名、年龄、性别、 家庭地址、身体特征等方面,而高年级儿童 则开始试图根据个性品质、人际关系、特别 是道德品质等特征来描绘自己。为什么?,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总趋向(P288)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的含义:p288 自我概念的成分:,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p><p>3、发展心理学,张 林(博 士) zhanglin1nbu.edu.cn,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童年时期的老照片,多熟悉的课堂呀,还记得你童年的小伙伴吗,童年期心理发展(6、7-12、13岁),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平稳 学校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伙伴关系在童年期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节 小学儿童身体的发育,1、身高与体重的变化 2、体内机能的发展 3、神经系统的发展,1、身高与体重的变化,从整个小学时期看,儿童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比较平稳均匀,而到青春发育期后,生长发育速度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7岁时,男童平均体。</p><p>4、第七章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在一点点成长,从不停滞,从不回头,2019/8/30,2,本章主要内容,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2019/8/30,3,本章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学习及思维发展的特点。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3.使学生初步形成关于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正确观点。,2019/8/30,4,本章重难点,1.重点: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言语的发展、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意识的发展、个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