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级数学下册
和-小数=大数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和-小数=大数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那么这批货物至少有多少个。
小学5年级数学下册Tag内容描述:<p>1、和(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和-小数=大数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例2、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例3、 大白兔和小灰兔共采摘了蘑菇160个,后来大白兔吃了20个,而小灰兔又采了10个,这时,大白兔的蘑菇是小灰兔的蘑菇的5倍,原。</p><p>2、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小学5年级数学试题一 、填空:20% 1. 2. 5小时( 2)小时(30 )分 5060平方分米( 50.6)平方米 2. 24的约数有(1,24;2,12;3,8;4,6 ),把24分解质因数是(2,3 ) 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7/8),最小假。</p><p>3、全国中小学语数外优质试卷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1.用一些 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右面看都是,所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几块?至多需要几块?2. 下面的立体图形中,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都是的立体图形是()。3. 3.学校在小青家往东90米,请你画上;游乐园在小青家往西120米,请你画上;动物园在小青家往南90米,请你画上。(提示:先算出实际距离在图上用几个格。</p><p>4、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青岛版5单元 五 小小存钱罐 单元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掌握元 角 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 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 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 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 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 4 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p><p>5、小学数学和倍差倍问题练习题一、和倍问题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和-小数=大数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p><p>6、1、有两根电线,分别长36CM和24CM,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 2、有一批货物,3个3个地数剩2个,5个5个地数也剩2个,那么这批货物至少有多少个? 3、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在距中点48千米处相遇。已知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七分之五,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一批零件,甲乙两。</p><p>7、第1节:分数的意义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 的含义吗?2、说一说每个图下的 分别是:(P46)(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2)平均分成了几份?(3)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3、如果把 改成 ,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三份是 。4、概括分数的意义。(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p><p>8、1苏 教 版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1数 学 三 年 级 ( 下 册 ) 期 末 调 查 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口算下面各题3013 = 3310 = 5409 =2804 = 6003 = 5080 =4602 = 3070 = 3006 =二、用竖式计算(左起第一竖行要写出验算过程)7446 8054 4705 验 算 :3418 4259 5460验 算 :三、填空1. 4000 米 =( ) 千 米 2 吨 =( ) 千 克3平方米 =( )平方厘米 700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2. 9 分 米 = 米 3 角 = 元3. 7 角 =( ) 元 2.4 元 =( ) 角 1 米 6 分 米 =( ) 米4. 用 分 数 表 示 各 个 图 里 的 涂 色 部 分 。(。</p><p>9、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汇总(5)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口算题8+70= 87-7= 35-30= 66-6=39-4= 74-40= 1+60= 32+3=86-80= 50+3= 22。</p><p>10、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试题5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填一填。9+( )=13 ( )+6=15 8+( )=12 8+( )=15 7+( )=13 ( )+3=12 ( )+9=18 ( )+8=11 8+(。</p><p>11、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练习试卷(5)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口算2173 4448 1589 2846 8437 738 7869 7649 7748 2、口。</p><p>12、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试卷5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口算。11-6= 47-5= 47-9= 13-4=15-7= 47+30= 12-8= 14-5= 75-60= 62+8= 96-5= 69。</p><p>13、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时间80分钟)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30分1、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 = ( )12 = 15 : ( ) = ( ) % = ( ) 小数(2)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p><p>14、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 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 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