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编号:408698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
第一课 校园的秘密。学生明确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发现校园和幼儿园的区别。明确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教学过程。第一课 说说我的逆反心理。小灵和爸爸、妈妈的意见常常不一致。掌握劳动的技巧。教学难点。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自豪。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Tag内容描述:<p>1、第一课 校园的秘密教学目标:1、学生明确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明确在小学和幼儿园生活的区别。2、制定新学期的计划。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校园和幼儿园的区别。难点:明确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有关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欢迎小朋友们告别了幼儿园,走进了小学校园。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你发现了校园里的秘密吗?(二)、新授。1、谁能说一说你这几天在校园里发现了什么?2、回想一下幼儿园里都有什么?3、通过大家的发现和回忆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4、你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么样做。</p><p>2、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说说我的逆反心理课例:小灵和爸爸、妈妈的意见常常不一致。虽然爸爸、妈妈说的常常是对的,但小灵心里就是不痛快,于是,老是和爸爸、妈妈对着干。这就叫做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经常有这种心理,或者处处与长辈做对就不好了。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试一试:1、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2、与父母间加强沟通;3、对父母的意见认真地进行分析。4、与自己的好朋友、同学多交流。第二课理想中的自己课例:韩玉看一本童话书,书中有一个神奇的宝盒,宝盒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我们成为理想中的。</p><p>3、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3、 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p><p>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自我意识方面 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小学生,并为做一名小学生感自豪。 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特征、活动特征及性别。 初步认识自己与教师、父母、同伴的关系,知道被人爱和爱别人。 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认知方面 学会观察,并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顺序法、比较法。 养成注意习惯,注意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和谐一致。 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初步懂得意义记忆。 充分发挥无意想像并向有意想像过渡。 在直观动用。</p><p>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 录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第1课 我是小学生 (1)第2课 我的名字 (2)第3课 我不害怕 (3)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第4课 看谁想得多 (4)第5课 声音来自何方 (5)第6课 数字联想 (6)第7课:还能干什么 (7)第8课 五彩缤纷的天地 (8)第三单元 学会做人第9课 我也顶刮刮 (9)第10课 小烦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