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2)由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系统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第一节 细胞膜的生理,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第二节 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细胞间通讯方式: 1、化学信号传递 2、接触依赖性通讯 3、缝隙连接,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1、受体 概念: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配体)并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分类: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酶耦联受体 核受体 2、配体 概念: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 分类:亲脂性分子 亲水性分子-第二信使学说,一、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1、膜的信号转换:形成第二信使 2、。</p><p>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目录,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 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1.各类刺激信号只改变膜结构中一种或 数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将细胞外 的信息转变成细胞内的信息,这一信 息引发细胞功能变化。 2.体内需要转导的信号数,接受信号的 靶细胞种类以及引发的功能变化都是 多样的,但它们的转导过程仅限少数 途径。,二。</p><p>3、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生理过程,第一节 细胞膜的生理,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第二节 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细胞间通讯方式: 1、化学信号传递 2、接触依赖性通讯 3、缝隙连接,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1、受体 概念: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配体)并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分类: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酶耦联受体 核受体 2、配体 概念: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 分类:亲脂性分子 亲水性分子-第二信使学说,一、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1、膜的信号转换:形成第二信使 2、。</p><p>4、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1)由特异性膜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2)由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系统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一、由特异性膜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一)化学门控通道 当运动神经兴奋时,其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如何引起它所支配的骨骼肌细胞收缩的? N型ACh门控通道 (图P19),(二)电压门控通道 在20世纪。</p><p>5、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掌握内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通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化学门控,电压门控,机械门控 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 跨膜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 信号转导,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 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