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编号:13071282]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建立细胞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1、 知识目标。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6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Tag内容描述:<p>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题名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年级学科高一年级 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本节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内容:.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p><p>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题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教学难点建立细胞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 通过信息分析,体会生物膜结构的而建立过程,学生学会信息题的做题规律2. 通过图形观察,说出细胞膜的组成和成分3. 通过生活经验,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p><p>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1.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 说出渗透作用的条件2. 通过实验找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 能力目标1.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 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1.。</p><p>4、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 考点,热点回顾(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细胞膜脂类约50%(主要是磷脂,糖脂、胆固醇)1)成分: 蛋白质约40%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叫糖糖类2%10% 被,与细胞识别有密切的关系。3)模型:1972年,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流动性(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镶在磷脂双。</p><p>5、第6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生命观念归纳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和判断方法,建立生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思维影响渗透作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近三年考情2019全国卷(3)、2019全国卷(29。</p><p>6、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2014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内容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复习巩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难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方法 讲。</p><p>7、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课标定位】 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教材回归】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渗透作用。 (二)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实例分析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往漏斗内注入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