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与细胞
[考纲要求]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膜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预测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②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生物膜的组成 生物膜的特点与功能 膜骨架(血红细胞) 细胞连接。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内的膜系统(。
细胞膜与细胞Tag内容描述:<p>1、第5讲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考纲要求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2.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B)。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成分2细胞膜的结构(1)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3细胞膜的功能4细胞壁成分与功能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多糖(纤维素、果胶等),具有维持形态和保护作用。巧记细胞膜“一、二、三”1判断关于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叙述(1)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2)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胆固醇最丰富()(3)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4)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5)同一生。</p><p>2、第1课 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被用来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钻孔需要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B.必须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识别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分子转子的驱动需要线粒体提供ATP【解析】选D。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A正。</p><p>3、细胞学说,一、细胞学说,发现并命名细胞,创立细胞学说,完善细胞学说,胡克,施莱登、施万,菲尔肖,1、发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证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2、观点,3、意义,最小的细胞: 最大的细胞:,4、细胞的大小,一、细胞学说,支原体,鸵鸟的卵细胞,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增大,而是由于 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正常生命活动。</p><p>4、第三章 细胞质膜与细胞连接,本章要点,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生物膜的组成 生物膜的特点与功能 膜骨架(血红细胞) 细胞连接,基本概念:,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细胞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的、一薄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膜。质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参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信息和能量传递等过程。 生物膜(biomembrane):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内的膜系统(细胞器膜和双层核被膜)。真核生物的生物膜结构相似,功能各异。,一、生物膜的结构模型,E.Overton 1895年,通过实验证实:脂溶性的物质能通过细胞膜。</p><p>5、限时规范训练5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基础题组】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线粒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保持活细胞状态B都需要用盐酸处理,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都需要用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都需要用酒精漂洗洗去浮色,便于观察解析:选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用蒸馏水制作装片,但人口腔上皮细胞用蒸馏水处理,会出现吸水涨破的现象,A错误。观察线粒体需要保持活细胞的状态,如加入盐酸,会使细胞死亡,B错误。健那绿能够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到健那绿。</p><p>6、第二章 细胞膜及物质运输,PLASMA MEMBRANE AND ITS SURFACE STRUCTURES,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细胞膜只是真核细胞生物膜的一部分。 真核细胞的生物膜(biomembrane)包括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器膜和核膜)和细胞膜(cell membrane),第一节 细胞膜研究的发展历程,1895年 E. Overton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疏水分子,亲水分子,1925年 E. Gorter & F. Grendel 推测细胞膜由双 层脂分子组成。,1935 年J. Danielli & H. Davson 提出了”蛋白质。</p><p>7、第4讲 细胞膜(含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 基础达标(81) 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其主要成。</p><p>8、练案6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 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顺序是:附着。</p><p>9、走向高考 生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实验版 高考目标导航 方法警示探究 考情考点探究 基础知识探究 方法警示探究 课后强化作业 核心考点探究 最新考纲 热点透视 5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设计实验探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