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技术
连续监测SPO2。心电监测技术。一、概念及临床意义。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持续显示心电活动 持续监测心率、心律 及时诊断心律。监测患者心律、心率变化。监测患者心率。1、评估患者病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
心电监测技术Tag内容描述:<p>1、心电监护监测技术,监测分级:三级 一级监测: 连续监测心电图,直接动脉血压或间接动脉血压,每24小时测一次中心静脉压和(或)肺毛细血管楔压,每8小时测心排血量。 每小时测呼吸频率,每46小时查动脉血气,连续监测SPO2。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显示潮气量、肺活量及气管内压力等。 测每小时尿量及比重,每46小时总结一次出入平衡情况。 每12小时查血糖、血浆电解质及血细胞比容,每日检查血常规尿素氮和血肌盰。胸部X线根据情况,随时采用。 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必要时可连续监测。,二级监测: 连续监测心电图,每12小时测血压一次,每2。</p><p>2、老年一病区 严庆 2016年3月,心电监测技术,2019/5/18,2,一、概念及临床意义,概念: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临床意义: 持续显示心电活动 持续监测心率、心律 及时诊断心律失常 持续观察ST段和T波,诊断心肌损害及电解质紊乱 监测药物的治疗效果 判断起搏器的功能,2019/5/18,3,2019/5/18,4,2019/5/18,5,2019/5/1。</p><p>3、心电监测技术,*人民医院 急诊科,目的,监测患者心律、心率变化。,监护仪的结构(正面),信息区,波形区,电源开关 POWER,充电灯 CHARGE,操作菜单栏,参数区,监护仪的结构(左侧面),内置电池,TEMP接口,SPO2接口,ECG接口,NIBP接口,监护仪的结构(背面),排风口,网络接口,等电位接口,模拟输出接口,电源接口,保险丝,扬声器,心电监测操作步骤,1评估 2准备 3流程或具体步骤 4评价,一、评估,1治疗单与医嘱单由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2评估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3携带治疗单进行床旁查对(床尾卡、腕带标识,询问患者。 4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p><p>4、心电监测技术,ICU 杨梅芳,操 作 目 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评 估 患 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操 作 要 点,1、仪表:符合要求。 2、操作用物: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导联线)、电极3-5个、75%乙醇、棉签、纱布、弯盘、治疗车、治疗卡,根据需要携带监测血氧饱和度, 无创血压等的导联线。,操 作 要 点,3、操作步骤: (1)经两人核对医嘱。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p><p>5、心电监测技术及血氧饱和度,杨开秀,一、目的,心电监护是指用心电监护仪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凡是危急病人.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工作原理: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电极。</p><p>6、心电监测技术及血氧饱和度 一 目的 心电监护是指用心电监护仪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 凡是危急病人 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 工作原理 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 电极 压力传感器 探头等接收来自病人的各种信息 经过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放大 进一步计算和分析 最后显示到监护仪屏幕上 必要时可打印信息资料 参数区 波形区 二 监护仪的结构 正面 二 监护仪的结构 左侧面 二。</p><p>7、床旁心电监测技术,血管外科 潘博,1,目录,目的 心电监护仪的结构 心电监护的使用操作步骤 心电监护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维护和清洁,2,目的,心电监护 指用心电监护仪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凡是危急病人、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 工作原理 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接收来自病人的各种信息,经过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放大,进一步计算和分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