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表现
常用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表现。常用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表现。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的关系。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的关系。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分为洋地黄效应与洋地黄中毒。洋地黄中毒即药。1、P波消失。该P波又称。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
心电图表现Tag内容描述:<p>1、常用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表现,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的关系,第一节 药 物 影 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引起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下面介绍洋地黄、奎尼丁、心得安、胺碘酮应用的心电图改变。,一、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分为洋地黄效应与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效应” 是指应用洋地黄后由于心肌复极过程加速所引起的ST一T改变和Q一T间期缩短。 洋地黄中毒即药物过量,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应立即减量或停药,洋地黄效应,(1)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一T 呈“鱼钩型”改变。 (2)Q一T间期缩。</p><p>2、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代替,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右心房肥大,、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 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房性期前收缩(房早),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p><p>3、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及 心电图表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血管医院 陈柯萍,病 例,男性患者,65岁 入院诊断: 病窦综合征 间歇性II度房室阻滞 住院治疗:于2012年3月1日植入DDD起搏器(Medtronic,ADDRL) 出院前Hotler检查发现有异常 植入起搏器后,仍有间歇性II度AVB,自身心律后出现心房后无心室跟踪 第二个心房后80ms出现心室起搏 连续2次上述情况后出现持续的DDD起搏工作模式 起搏器感知不良?,无传导,无传导,80毫秒后发放,感知阈值及起搏参数,自动感知测试为1.0到2.8mv,手动测试的P波为1.4-2.0mv,自动感知灵敏度调整为0.35mv,推。</p><p>4、常用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表现,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的关系,第一节 药 物 影 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引起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下面介绍洋地黄、奎尼丁、心得安、胺碘酮应用的心电图改变。,一、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对心电图的影响分为洋地黄效应与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效应” 是指应用洋地黄后由于心肌复极过程加速所引起的ST一T改变和Q一T间期缩短。 洋地黄中毒即药物过量,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应立即减量或停药,洋地黄效应,(1)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一T 呈“鱼钩型”改变。 (2)Q一T间期缩。</p><p>5、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代替,频率100160次分。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右心房肥大,、VF导联P波高尖。</p><p>6、单腔起搏器的相关技术与临床心电图表现 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 蔡勇敏 2001-12,系列讲课之一,北美和英国起搏及心电生理学会代码,识别起搏节律,VVI / 60,识别起搏节律,AAI / 60,单腔常用术语,低限频率 相对不应期与空白期 滞后 阈值 感知灵敏度 单极和双极 融合波,空白期和相。</p><p>7、1,A,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代替,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2,A,右心房肥大,、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 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3,A,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