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程序
关于举办知识产权诉讼程序、技巧、抗辩、证据规则。知识产权诉讼的标的越来越大。第二十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一节 诉与诉权。行政诉讼程序就是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的全过程。第一节第一审程序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第三节审理监督程序第四节行政事件审理中的特别制度。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
行政诉讼程序Tag内容描述:<p>1、中国行为法学会中行法培 2012第19号关于举办知识产权诉讼程序、技巧、抗辩、证据规则暨知识产权诉讼攻防策略专题讲座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知识产权是最专业、最复杂的部门法。随着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逐年增多,知识产权诉讼的标的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大,对律师、代理人和当事人的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代理人对程序法及诉讼程序的熟悉、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广大被代理人的利益,甚至是案件的审理结果。然而知识产权民事程序影响很大、问题很多、技巧性很强、实操经验也很重要。而知识产权案件在数量上比普通民事案件。</p><p>2、第二十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一节 诉与诉权,一、诉的概念 掌握行政诉讼中诉的三个要素: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理由。 二、诉的种类 掌握行政诉讼中诉的5个种类 三、诉权(考研重点) 我国目前的诉权理论:被害者诉权 行政诉讼法中修改的热点:诉权理论的选择,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一、起诉 起诉的期限条件(行诉法38-40条,行诉解释41-43条) 1.起诉期间长度 直接起诉的3个月;经过复议的15日,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诉法38、39条) 。 2.起诉期限的起算点及最长保护期 (1)起诉期限的一般起算(行诉法38、39条) (2)行政机关未告知当。</p><p>3、14,1,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就是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的全过程,是指法律规定的,行政相对方及利害关系人因不服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审理、裁判、执行行政案件必须遵循的时限、顺序、步骤、方式等规则的总和.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 第二节 行政诉讼二审程序 第三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第四节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五节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送达和费用 思考题,14,2。</p><p>4、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主编:石佑启,第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一节第一审程序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第三节审理监督程序第四节行政事件审理中的特别制度,第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要点指导文:起诉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订正。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全面审查原审人民法院的审判和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变更原审判决的,应当同。</p><p>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1条,行政诉讼程序,第1条,第一审程序,第2条,第二审程序,第3条,审判监督程序,第4条,行政案件审判的特殊制度,要点介绍:起诉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变更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就被诉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