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 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1、心理健康的标准&#160。第十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第一节 个性概述。第一节能力的概述。区别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第十章Tag内容描述:<p>1、第十章 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 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1、1948 年,WHO 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1978 年,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 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 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二)鉴。</p><p>2、第十三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行为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二、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Gagne)的学习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多种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问题解决学习; (二)奥苏伯尔(Ausubel)的学习分类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第。</p><p>3、第十章 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科学的健康观念:1、1948年,WHO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2、1978年,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二、什么是心理健康(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二)鉴定原则:1、心理。</p><p>4、第十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导学提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又一方面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个性及个性特征;需要及需要层次理论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第一节 个性概述一、个性:来自拉丁语Persona,英文Personality。最初是指演员戴的面具,后来是指演员本身,意思是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个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说法,西方称人格,日本称为性格,我国称为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个性结构:个性倾向(需要、兴趣、动机、世界。</p><p>5、第十章 人际交往第一节 概述一、 什么是人际交往。二、 人际交往的条件(一) 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二) 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三) 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三、 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一) 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 信息, 信息渠道, 接受者。(二) 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四、 人际交往的种类。根据不同。</p><p>6、第十章个性 本章学习要点 1 个性概述2 个性理论3 气质4 性格5 认知风格6 个性与教育7 个性测量 1 身心健康 2 身心健康 一 个性的概述 个性 personality 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 本意 面具 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个性个性。</p><p>7、第十章 能力,1.什么是能力 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2.能力与知识,区别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关系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对知识的掌握。,讨论题,教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形式教育论”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训练官能(心理器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每一种官能都可以选择一种难度较高教材,通过教学加以训。</p><p>8、,第十章 个性,本章学习要点: 1、个性概述 2、个性理论 3、气质 4、性格 5、认知风格 6、个性与教育 7、个性测量,.,.,一、个性的概述,个性“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本意“面具” 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个性 个性包含两层意思: 1 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各种言行,为个性的“外壳”; 2 个人蕴藏于内的个性特点,即“面具”背后掩盖着的自我,即个性的“内在。</p><p>9、第十章 病人心理,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第三节 各类病人的心理特征,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二、病人的求医与遵医行为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病人是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个体,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病人角色是指那些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