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1
心电图P波的正常范围。P波时限。P波振幅。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mv。基线不平时P波振幅的测量方法。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和/或传导异常。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心律失常 I 激动起源异常。(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2、异位心律失常。(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2、传导途径异常。
心律失常1Tag内容描述:<p>1、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河池市中医医院 兰枝东,正常心电图,心电图P波的正常范围,P波形态:、直立,AVR倒置。 P波时限:0.080.11S。 P波振幅:肢体导联小于0.25mv,胸前导联正性部分小于0.15mv。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mv,其振幅和时限的乘积(PtfV1)的绝对值小于0.03。,基线不平时P波振幅的测量方法,目前国际上以图C的测量方法为标准,PR间期和PR段,PR间期的正常范围:成人为0.120.20S,小于或等于14岁的儿童为0.110.18S。 PR段:正常个体PR段下移小于0.08mv,上抬不超过0.05mv。,关于等电位线问题,如果心率较慢时,以TP段为等电位。</p><p>2、心律失常,吴美平,心律失常,概念: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和/或传导异常,统称心律失常。最多表现为心率和节律异常。 激动起源异常:(1)窦房结发放激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2)起源点改变:异位心搏或异位心律。 激动传导异常:(1)传导速度异常; (2)传导途径异常;(3)意外传导。,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升高(enhanced automaticity) 本来有自律性的组织自律性增高; 本来没有自律性的组织产生自律性。 触发活动 (triggered activity) 心肌除极后的电位震荡引起再次除极,这次除极由原除极活动所触发。,冲动传导异常,传导阻滞 (conduction。</p><p>3、心 电 图 诊 断,心律失常 I 激动起源异常,(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静止。 2、异位心律失常: 主动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一、心律失常分类,二、心肌电生理特性,1、自律性产生机制:自律心肌细胞在动作电位4位相时能自动缓慢除极。 2、心脏各部位自律性高低: 窦房结:60100次/min 房室交界区:4060次/m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