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3、测量脉搏、心率、心律。3、测量脉搏、心率、心律。需2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心内科常见手术护理。二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
心内科护理Tag内容描述:<p>1、心血管专科护理,一、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病情分级护理。心功能级、级者,应注意休息;心功能级、级或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心功能不全、消肿病人,应限制水分摄入。 (4)注意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体温及有无心悸、咳嗽、咯血、呼吸困难。 (5)胸闷、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根据缺氧情况给予吸氧。,(6)测量脉搏时必须数1min,注意速率、节律、强弱的变化,注意有无脉搏短绌。 。</p><p>2、心内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做好入院介绍。 2、心功能一级者适当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应注意休息。心功能三级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四级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须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精心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3、测量脉搏、心率、心律,一般测1分钟,如脉搏不规则,应连续测2分钟,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并做好记录。 4、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肺水肿病人可吸入经20%30%酒精湿化的氧气。 5、给无盐或低盐饮食,。</p><p>3、心内科介入治疗相关护理,常见介入治疗 护理,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 冠状动脉造影 射频消融 经皮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起搏器植入术,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分类,临时起搏器 埋藏式起搏,单腔:AAI ,VVI 双腔:DDD 特殊,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将导管经主动脉依次选择性地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并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p><p>4、心内科常见手术护理,马玉平,一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二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 是将导管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插入,送至主动脉,探寻到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如有病变需放入支架者称支架植入术。,支架的放大图片,图4 手术前后比较,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和方法,让患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穿刺部位是在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时常规消毒后像平时打针一样,不。</p><p>5、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概念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可引起动脉、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 二、临床特点 动脉血压增高,后期可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脏等脏器损害。,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了解病人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2、活动指导 根据高血压分期决定病人的活动量。但必须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为原则。 第一期 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p><p>6、心内科护理常规,内一科 喻蓉,一般护理常规,1、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做好入院介绍。 2、心功能一级者适当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心功能二级病人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应注意休息。心功能三级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四级者体力活动完全丧失,须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精心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3、测量脉搏、心率、心律,一般测1分钟,如脉搏不规则,应连续测2分钟,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与脉搏,并做好记录。 4、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肺水肿病人可吸入经20%30%酒精湿化的氧气。 5、给无盐。</p><p>7、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高春华 2016-07,心内科常见疾病,心内科常见疾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1. 胸闷心悸 (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1)安静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 2)准确测量心率、脉律,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 3)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观察效果,做好记录。 4)指导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避免产生心悸的诱因。,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2. 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 1)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取坐位或半卧位,改善通气。 2)选择合理的氧疗或机械通气。 3)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药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