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选修1
掌握涉及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椭圆的几何性质1。A.一个点 B.一条直线。[解析] 原方程等价于x(x+y-1)=0⇔x=0或x+y-1=0。2.设圆M的方程为(x-3)2+(y-2)2=2。直线l的方程为x+y-3=0。A.π B.4π 。f(x)0。f(x)0。
新人教a版选修1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等基本知识;掌握涉及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等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列表总结,从整体上把握本章的逻辑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条理;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熟悉常规问题的处理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圆锥曲线是高考中重点考查内容 ,要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任务】1阅读并研究课本P78P79内容并参考教材P74P77的相关内容.2.完成下列。</p><p>2、1.1.1命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教学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p><p>3、椭圆的几何性质1【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能根据这些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难点】:椭圆的离心率的应用。【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3页至46页,完成下列问题。椭圆性质:(1)范围: (2)对称性:对称轴 ;对称中心 。(3)顶点: ;长轴长 ,短轴长 。(4)焦点: ,焦距 ,之间关系 。(5)离心率:= ,的范围 。越大,椭圆越 ;越小,椭圆越 。【自我检测】1.求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离心率,并画出它的图形。2。</p><p>4、曲线与方程(1)一、选择题1方程x2xyx所表示的图形是()A一个点 B一条直线C两条直线 D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答案C解析原方程等价于x(xy1)0x0或xy10,故原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是两条直线2设圆M的方程为(x3)2(y2)22,直线l的方程为xy30,点P的坐标为(2,1),那么()A点P在直线l上,但不在圆M上B点P在圆M上,但不在直线l上C点P既在圆M上,也在直线l上D点P既不在圆M上,也不在直线l上答案C3若曲线yx2x2和yxm有两个交点,则()AmR Bm(,1)Cm1 Dm(1,)答案D解析两方程联立得x的二次方程,由0可得m1.4动点P到定点(1,0)和定直线x3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轨迹方。</p><p>5、曲线与方程(2)一、选择题1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动点P满足|PA|2|PB|,则点P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AB4C8D9答案B解析设P(x,y),则(x2)2y24(x1)2y2,(x2)2y24,可知圆面积为4.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A线段B1CB线段BC1CBB1中点与CC1中点连成的线段DBC中点与B1C1中点连成的线段答案A3点A(2,0),点B在圆x2y21上,点C是AOB的平分线与线段AB的交点,则当点B运动时,点C的轨迹方程为()A(x)2y2B(x)2y2C(x)2y2D(x)2y2答案A解析设B(x0,y0),C(x,y),。</p><p>6、1 1 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回顾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所得的命题是 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所得的命题是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并且同时否定 所得的命题是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p><p>7、2.1.2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做一做1】 下列推理是演绎推理的是() A.若M,N是平面内两定点,动点P满足|PM|+|PN|=2a|MN|,则点P的轨迹是椭圆 B.由a1=1,an=2n-1,求出S1,S2,S3,猜想出数列前n项和Sn的表达式 C.由圆x2+y2=r2的面积为r2,猜想出椭圆 的面积为ab D.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 解析:可知B是归纳推理,C,D。</p><p>8、第三课导数及其应用,阶段复习课,斜率,导函数,f(x)0,f(x)<0,f(x)0,f(x)<0,f(x)<0,f(x)0,极值,端点处的函数值f(a),f(b),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及恒成立问题,导数与不等式问题,导数的实际应用,谢谢观看。</p><p>9、3.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法则1:两个函数的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 和(差),即:,法则2: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第二个函数的导数 ,即:,法则3: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第二个函数,减去第一个函数乘第二个函数的导数 ,再除以第二个函数的平方.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