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新人教版1一年级数学下册[编号:10395506]
新人教版1一年级数学下册
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纸制的方向盘4个、课件。
新人教版1一年级数学下册Tag内容描述:<p>1、一年级数学下册 1.1上、下、前、后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p><p>2、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现有学生19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 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p><p>3、一年级下册练习(一)姓名 家长签字11、10、09、3、2、1、4、13、12、5、6、7、如果有多余条件,先圈出来,再列式计算。8、14、用圆表示兔,用三角表示羊,先画出数量关系图,再列式计算。9.一年级下册练习(二)姓名 家长签字12.11.3.2.1.15.13.8.7.6.5.4.10.14、看图列式。三角比圆多( )个,圆比三角少( )个,三角和圆相差( )个。16.15.15.一年级下册练习(三)1.姓名 家长签字2.7.6.5.4.3.(2)小黑比小灰少几个。</p><p>4、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2-63页)一、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三、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四、 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p><p>5、第六模块简单的估计推理问题【教法剖析】简单的估计推理问题,首先要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例1小兰有40本 ,小红的图书比小兰的多一些。小红可能有多少本 ?(画)952545【助教解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讲解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然后答题。2545,95排除;40<45<95,得出答案是45。【经验总结】本题中小兰有40本图书,小红比小兰多一些。先通过多排除掉。</p><p>6、左 右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教具学具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教学流程创 新 设 计游戏一:游戏进入新课,感知自身的左、右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前、后,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2、寻找身上的好朋友。师:我们都有两只手。</p><p>7、1.4位置教学内容:位置 (第4课时)教学要求: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挂图 投影 课件 座次卡教学过程:一、 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1、 谈话引入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2、 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二、创设游戏。</p><p>8、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p><p>9、前和后教学目的: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引导学生用:“(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p><p>10、用数学教学内容:用数学(P19:例3)完成相应的做一做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教学过程: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一、说一说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1。</p><p>11、上 下、前、后(位置)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p><p>12、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3.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4.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投影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27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二、探究新知1.设疑导入:前面我。</p><p>13、1.2前 后(位置)教学内容:前 后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p><p>14、前和后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具学具纸制的方向盘4个、课件教学流程创 新 设 计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p><p>15、上和下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p><p>16、上和下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具学具课件 、主题图教学流程创 新 设 计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请问:“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