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编号:4504400]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学生看似能够比较轻松地判断出事物数量的多与少。其原因是学生在认识多与少的过程中。第一次活动是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绿灯在黄灯的( )面。在第3排第4列的格子中画一只A。在第4排第6列的格子中画一只B。在第6排第2列的格子中画一只C。在第2排第2列的格子中画一只D。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Tag内容描述:<p>1、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知道几个和第几个,能够正确用几个 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 别;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 力。 5个人排队买票。 第第第第第12345 排在第2 排在第5 排在第4 在下图中,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在下图中,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8号运动员 1号运动员 1 2 3 4 5 6 7 智慧城堡 加油啊! 从左边起涂色。 涂4个 涂第4个 排 队 第第第第第12345 从左数, 排第 , 排第 。 3 5 第2个 第4棵 第3颗 第5张 按要求填颜色。 在第( )层。 4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如 何区分第几和。</p><p>2、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与技能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总课时1课时第1课时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小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二新授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p><p>3、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计划1、 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9-72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本单元教材主要是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整理和复习”等六个小节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p><p>4、准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数一数”。</p><p>5、比多少教材分析学习比多少,教材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4只小兔正好对4块砖,小兔没有多余的,砖也没有剩余的)引出“同样多”概念。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小猪和木头(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地对起来,木头多1根)引出“多”、“少”的概念。第三次活动是通过对教材资源的观察,提出“还可以比什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p><p>6、比多少“比较”是研究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学生看似能够比较轻松地判断出事物数量的多与少,其实对事物之间内部关系的认识少之又少,其原因是学生在认识多与少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比较的结果而忽视了比较的本质,即相同与不同。对于“比多少”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比较的过程即谁与谁在比较,怎样去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什么?教材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利用情节中的素材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理解“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认识到“不同。</p><p>7、位置(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材内容和作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将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或表达。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p><p>8、比多少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2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p><p>9、上、下、前、后 1、猜猜看。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下,桐桐住在宁宁楼下。问:玲玲家住在第( )层,桐桐家住在第( )层,宁宁家住在第( )层。2、A在B的上面,C在A的上面,D在B的下面,请写出顺顺序。3、推断题。根据五名参赛选手(A,B,C,D,E)的话,给他们排名次。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一个人。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面。C:有两名选手比我先到终点,有两名选手比我晚到终点。D:我不是最后一个。参考答案:1、 2 3 52、 C A B D3、B D C A E。</p><p>10、比多少“比较”是研究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学生看似能够比较轻松地判断出事物数量的多与少,其实对事物之间内部关系的认识少之又少,其原因是学生在认识多与少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比较的结果而忽视了比较的本质,即相同与不同。对于“比多少”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比较的过程即谁与谁在比较,怎样去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什么?教材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利用情节中的素材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理解“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认识到“不同。</p><p>11、比多少1 把同样多的用线连一连。2数一数,在下面的 里画出同样多的“”3.我来当法官。(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画“”)( )(1)( )( )(2)( )4.比一比,填一填。(1) 比________。比 ________。(2) 比________。比________。参考答案12 ()()()()3(1)(2)4(1)多 少 (2)少 多。</p><p>12、比多少填空题1.比较。 ( )比( )多。 ( )比( )少。( )比( )少。 ( )比( )多。2.(1)有()个,有()个,有()个。(2)()最多,()最少。连线题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应用题1.比一比,画一画。(1)画比多一个。 (2)画与同样多。 2.根据下图中的个数,你能填出几种不同的答案。_______比_______多, _______比_______多, _______比_______多, _。</p><p>13、比多少教材分析: 学习比多少,教材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通过比较小兔和砖(一只小兔对一块砖,4只小兔正好对4块砖,小兔没有多余的,砖也没有剩余的)引出“同样多”概念。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小猪和木头(把猪和木头一个一个地对起来,木头多1根)引出“多”、“少”的概念。第三次活动是通过对教材资源的观察,提出“还可以比什么”?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p><p>1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上下前后同步作业新人教版1、 填一填知了在小皮的( )面,小皮在蛇的( )面,蛇在小皮的( )面。2、 红灯黄灯绿灯红灯在黄灯的( )面,绿灯在黄灯的( )面。3、 画一画,用ABCD代替小动物,在第3排第4列的格子中画一只A,在第4排第6列的格子中画一只B,在第6排第2列的格子中画一只C,在第2排第2列的格子中画一只D。参考答案:1、上 上 下2、上 下3、DABC。</p><p>15、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单元分析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材内容和作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将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或表达。因此,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p><p>16、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数一数课课练新人教版一、数一数、把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二、数一数、把数和图连在一起。三、画一画。看数,在()中画出相应个数的。2()5() 4()四、比一比、填一填。(1)在多的后面画“”。(2)在少的后面画“”。五、画一画。(1)看图,在()中画出与数量相等的。(2)比一比,填一填。(3)比一比,填一填。参考答案一、图一连4 图二连1 图三连2 图四连7二、图一连3 图二连6 图三连9 图四连5三、2() 5()4()四、(1)自行车后面打勾(2)蜻蜓后打勾五、略。</p><p>17、第二单元 位置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 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教具准备:主题图、小动物贴图、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p>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相关PPT文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