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上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 42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 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 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在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1.在计算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什么困难。
新苏教版三上Tag内容描述:<p>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课件 模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p><p>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 42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 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 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在学习。</p><p>3、认识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至33页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 培养学生的。</p><p>4、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 37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 培养 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 培养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p><p>5、认识千克 教学内容 第28 30页 认识千克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 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 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 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p><p>6、认识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至33页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 培养学生的。</p><p>7、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口算热身。603442999505484842363804909,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1。2.“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可以用哪个数表示?3.尝试列式解答问题2。(你遇到什么问题?)4.完成P64试一试。读一读方框里的话。与自己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小组交流内容:1.在计算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解的?2.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p><p>8、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吴中区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2014 1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 计算 27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12分 37 12 28 28 53 47 66 45 70 19 52 25 802 933 5006 242 2 用竖式计算 带 的。</p><p>9、找 规 律 1 2 3 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 叫一一间隔排列 4 同学们 在兔子乐园中有没有符合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5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夹子手帕 小兔蘑菇 木桩篱笆 8 7 13 12 10 9 6 8 7 13 12 10 9 两端物体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