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为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提供了必需的动、静脉通路。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
血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Tag内容描述:<p>1、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前言,血管内导管置入是医院最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尤其在ICU。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为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提供了必需的动、静脉通路,但同时也将病人置于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当中,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栓塞性静脉炎、心内膜炎,以及其它一些迁徙性感染灶。,在美国,发生医院内血液感染每年超过20万例,大多数。</p><p>2、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ICU 陈宜珊,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概述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化管理血管内导管日常维护CVC导管维护操作程序,导管相关性感染概述,定义: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CRBSI=- X 1000,感染例数,中心静脉导。</p><p>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前言,在美国,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每年购进11.5亿件血管内器材用于静脉内输液、给药、输注血液制品、胃肠外营养、监测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液透析等。使用的血管内导管有多种不同种类,所致的感染并发症也很多。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2009年更新版本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重点关注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些并发症,尤其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前言,美国发生医。</p><p>4、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指南解读,主要内容,导管相关性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提高,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 。,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置入血管类型,1,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2,临时导管短期导管长期导管,留置时间,3,周围静脉导管PICCCVC。</p><p>5、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指南 这些方针政策已经为植入血管导管和负责医院 门诊监督和控制感染的医疗保健人员发展起来 这项报告被一个由来自代表急症医学 传染性疾病 医疗保健控制 外科手术 麻醉学 介入放射学 肺。</p><p>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指南解读 八病区沈巧 主要内容 导管相关性感染 随着医学的发展 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提高 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 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 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 感染 血栓形成等 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 股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p><p>7、血管内导管 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前 言,在美国,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每年购进11.5亿件血管内器材用于静脉内输液、给药、输注血液制品、胃肠外营养、监测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液透析等。使用的血管内导管有多种不同种类 ,所致的感染并发症也很多。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2009年更新版本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重点关注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些并发症,尤其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 )。,前 言,美国发生医院内血液感染每年超过20万例,大多数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尤其是无隧道的中心静脉导管。ICU每年有1500万个中心静脉置管日,I。</p><p>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常熟一院ICU冯玉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安全的医院感染一种引起医疗费用增加的医院感染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我们的目标: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2017/11/27,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美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每年美国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在美国不太清楚确切的CLABSI数字,但数字在下降,1990年代以来,估计每年有:80,000 in CLA-BSI in ICUs 250,000 total粗死亡率:10%-35%,归因死亡率:1%-25%(2%。</p><p>9、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 与防控,主要内容,血管内导管类型,血管内导管类型,血管内导管类型,动脉导管 多选择桡动脉穿刺,也可穿刺、腋、肱、胫后动脉 长度8cm 发生感染危险低,很少引起血行感染,导管病原菌定值?,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 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CFU)。,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皮下囊感染,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RBSI,出口部位 沿导管隧道 皮下组织 菌血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出现阳性结果,同时伴有感染。</p><p>10、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 2009 年升级版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145执行摘要诊断:血管内导管的培养一般推荐:1. 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而拔除导管时,应对该导管进行培养;导管培养不应该成为常规检查项目(A-II)。2. 不推荐对导管末端进行肉汤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