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
A.① B.② C.③ D.④。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注意收听发布的②自然灾害信息。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C.重庆属东部地区。B. 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等。A. 蝗虫 B. 松毛虫。导学号95244018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Tag内容描述:<p>1、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读下列图片,完成第15题。1.按照声源分类,属于交通噪声的是()A.B.C.D.2.减少图片中噪声的最佳途径是()A.控制声音B.控制传播途径C.保护接受者D.停止营业3.可以通过戴上护耳器来减少噪声危害的是()A.B.C.D.4.可能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是()A.B.C.D.5.如果孕妇经常出入图片所示场所,最大的危害可能是()A.孕妇头疼B.胎儿畸形C.孕妇多梦D.孕妇耳聋解析:第1题,从声源上看,图片依次是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第2题,图片为一歌厅,控制声音不可行,歌厅内的消费者享受的就是那种氛围;经过的行人和附近的居民整天。</p><p>2、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目标定位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能准备。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5.报: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6.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8.断:切断可能导致灾害的电、火、。</p><p>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属东部地区D.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地区对应一致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北地区B.河南、陕西、西藏西部地区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D.。</p><p>4、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有关生物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病虫害的发生只与受灾区的环境有关B. 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等C. 蝗灾的发生与洪涝有密切关系D. 鼠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2. 世界上最具有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A. 蝗虫 B. 松毛虫 C. 泡桐大袋蛾 D. 松材线虫3. 过度潮湿的环境容易产生的作物病虫害是()A. 稻瘟病 B. 小麦白粉病C. 杨树烂皮病 D. 松疱锈病4. 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有()A. 我国鼠害地域差异显著,分为两大鼠类危害区B. 鼠害只会加剧草场退化,。</p><p>5、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导学号95244018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第12题。1.箭头表示的是()资金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A.B.C.D.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近十年来东、西部间的产业转移则()A.箭头不可能表示高技术产业B.区域甲有廉价资源和低成本的优势C.区域甲将先进入高科技产业阶段D.区域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猛发展解析:图甲中城市数量少,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优势,东部地区则向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等,从而促进西部地区劳动密。</p><p>6、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17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