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A组 学业基础。A组 学业基础。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C.铁犁牛耕。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B.均田制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Tag内容描述:<p>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A组 学业基础1【安徽蚌埠2018高一期中】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A官府垄断工商业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2【北师大附中2018高一期中】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2万个小铁钱,其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飞钱B柜坊C票号D交子3【江西南昌十中2018高一期中】1974年,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p><p>2、第1课 练发达的古代农业A组 学业基础1. 【湖南师大附中2018高一期末】中国是世界上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中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B. C. D. 2. 【北京西城2017高一期末】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3【陕西黄陵中学2018高一月考】“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是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评价( )A隋唐时期的大运河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战国时期的郑国渠4【哈师大附中2018高一期末】唐诗田家三首其一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垄。</p><p>3、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A组 学业基础1【哈师大附中2018高一期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井田制瓦解2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意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均田制始于隋唐B均田制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C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制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3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p><p>4、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过程与。</p><p>5、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发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徽商与晋商;市、镇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或商业现象。(2) 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4) 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