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编号:16404939]
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1.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中除到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2.在探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第7课时 商的近似值(1)。1.使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2.通过学生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价值体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8课时 商的近似值(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商的保留位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价值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求商的近似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求商的近似值和比较两个小数。</p><p>2、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9课时 循环小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例1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难点: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p><p>3、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3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例3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除法中除到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需要添0继续除和两个数相除,除到个位不能除尽,需要在商的末尾打小数点后,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占位后继续除。难点: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25.7 25.70136.8 136.8。</p><p>4、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7课时 商的近似值(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例1、例2 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2.通过学生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价值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在家里测量自己每步走多远,谁来告诉老师,你每步走多少米?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汇报略。教师:有个班的小朋友也在测量自己的步长,他们又是怎样测量的呢?我们一起来。</p><p>5、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第10课时 循环小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2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商是循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难点: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观察下列各数后填空0 2.232323 3.1415926 6.33333 ( )是循环小数;( )是有限小数;( )既不是循环小数也不是有限小数。2.用循环节表示下面的循环小数0.26666 写作( );3.121212写作( )。3.将下列用循环节。</p>
【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