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
了解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平型关大捷(√) 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1、主力部队。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血肉筑长城Tag内容描述:<p>1、第20课:血肉筑长城,第20课:血肉筑长城,勿忘国耻,授课教师任翠丽,勿忘国耻,授课教师任翠丽,一、南京大屠杀,下关大屠杀后的现场情况令人惨不忍睹。第6师团第13连队的二等兵赤星义雄在14日因公去下关,站在码头上观看长江的流水,一幅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景展现在他的眼前:2000米,不,也许还要宽些,在这宽阔的江面上,漂流着数不清的尸体。一望无际,满眼皆是尸体。江边如此,江中心也是如此。那不是。</p><p>2、,国民党抗战,共产党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怒吼吧,黄河,历史的抉择,胜利之歌,【平型关大捷】,【第一乐章:怒吼吧,黄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p><p>3、国民党抗战,共产党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怒吼吧,黄河,历史的抉择,胜利之歌,【平型关大捷】,【第一乐章:怒吼吧,黄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p><p>4、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台儿庄战役序幕片断,感受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惨烈场景,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抵御日本侵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全民族的英勇抗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血肉筑长城。(板书):第16课 血肉筑长城教学过程:请同学们打开同步学习与探究八年级上册第63页,阅读内容标准,明确课标的主要要求。结合内容标准,根据课标的要求,请同学们把本课的内容设计。</p><p>5、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历史地图,了解国民党组织的武汉会战和 共产党组织的百团大战的规模和意义,初步学会从历史 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探讨,认识历史进程的复 杂性,理解多种因素促成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团大战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1938年6月 抗战中战线最长、规。</p><p>6、第16课血肉筑长城,国民党抗战,共产党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一、情景导入,(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1、平型关大捷(1)时间:(2)作战双方:(3)意义:,1937年9月,一一五师VS日军,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二、自主预习,平型关遗址,华北,华东,徐州,台儿庄,台儿庄,日本两大侵略。</p><p>7、第四单元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1、 知道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 了解中共七大的意义、抗战胜利的意义诊断补偿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知道抗战中重大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意义2、中共七大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意义3、知道抗战胜利时间、意义新知导学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 2、主力部队: 3、影响: 、 1、时间; 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二、血战台儿庄 3、意义: 1、时间: 2、主力部队: 三、百团大战 3、地点: 4、领导人:。</p><p>8、日占,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三省,华北地区,历史回眸,血肉筑长城,第16课,一、正面战场,1.时间:2.作战部队:3.战术:4.意义:,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战,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一)平型关大。</p><p>9、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一、前期分析:学情分析:经过平时影片、电视剧、爱国主义教育等,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有较多的了解;基于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如展示大量历史图片,视频等,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另外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中国抗日胜利的意义时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学习者习惯和风格分析:此班学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喜欢听故事和贴近生活或者是有趣的事。而且此班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较差,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多方。</p><p>10、第16课血肉筑长城,第16课血肉筑长城,1、知识与能力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要史实(时间、地点、部队或指挥者、战绩、意义等五要素)。2、过程与方法识图列表复述战役。重现情景体验情感,理解“血肉筑长城”课题的涵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学目标,自学要求:依据下列表格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或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p><p>11、第16课 血肉筑长城【教师寄语】 万众一心,其力断金。【教学目标】1.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及其意义。中共七大的召开及意义。2.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中国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1、主力部队: 平型关大捷2、影响: 1、时间; 血战台儿庄 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p><p>12、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导入新课: 每当这首庄严的国歌在耳畔想起,我们不仅想起千万个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保卫民族的抗日长城。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血肉筑长城(板书) 而在这血与肉的搏斗战中,又以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最为典型。(板书) 1平型关大捷 师: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向山西进犯的日军,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然后与从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想要攻占太原。为了不让日军的阴谋得逞,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赴前线,与国民党。</p><p>13、血肉筑长城,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陷落敌手。日寇攻人南京城,采用集体枪杀、砍头、活埋、焚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军活埋中国人,日军屠杀无辜百姓,谁知道,这场屠杀中死去的中国民众究竟有多少呢?,300000,二、血战台儿庄,1徐州会战,时间:1938年春,原因:日军为打通南北之间的战略联系,大举进攻 华东战略要地徐州。,开始:国民政府集中60万兵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组织徐州会战。,2血战台儿庄,3月下旬,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p><p>14、温故知新,1.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几次? 2.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意义? 3.“七七事变”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谁? 4.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开始) 5.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什么?,第16课,国民党抗战,共产党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 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一、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冲入台庄, 与日军巷战,中国军队组成敢死队,血战台儿庄,血战台儿庄纪。</p><p>15、血肉筑长城教案素材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材料显示的仅仅是众多的根据地中的一个的情况,从全国的情况来看,那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内容血肉筑长城。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血肉筑长城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血肉筑长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16、第四单元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1、 知道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 了解中共七大的意义、抗战胜利的意义诊断补偿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知道抗战中重大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意义2、中共七大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意义3、知道抗战胜利时间、意义新知导学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 2、主力部队: 3、影响: 、 1、时间; 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二、血战台儿庄 3、意义: 1、时间: 2、主力部队: 三、百团大战 3、地点: 4、领导人:。</p><p>17、第16课 血肉筑长城,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 难点: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二、说教法,情景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 乡土历史教学法 探究讨论法 网络教学法,李宗仁先生,爱国人士,广西桂林人。 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 于1938年4取得轰动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首届副总统。 1949年1月代理总统。,乡土史教学,三、说学法,研究。</p><p>18、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 1937年7月7日 2、卢沟桥事变有什么历史意义? 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3、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哪些?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南京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射杀、刺杀、活埋),屠杀30多万中国人,温故知新,血肉筑长城,第16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了解抗战时期的三次战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来分析历史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三次战役,让学生了解爱国军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一、平型关大捷,一、平型关大捷,1、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