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十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型题。第二章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Tag内容描述:<p>1、十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 、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 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 1 题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体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奔马律 C、心包磨擦音 D、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期前收缩 E、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标准答案: D 您的答案: 第 2 题 下列哪一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临床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发病前 13 周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B、奔马律或心。</p><p>2、第二章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其功能是为 全身各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并在内分泌腺和靶器 官之间传递激素,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走,以保证人体新 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内部理化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心脏 心脏是一个由肌肉构成的圆锥形、中空的器官,分四个腔室,即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各有肌性的房。</p><p>3、第1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左心和(或) 右心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心脏病时引起的呼 吸困难,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之一,以 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一)护理评估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有无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相关的疾病 2.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 :了解呼吸困难的起始情况 (2)护理体检: 重点检查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 频率、节律及深度; 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营养状况;体位;皮肤黏膜有无 水肿、发绀;颈静脉有无充盈怒张等 (3)心理状态: 病人可。</p><p>4、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点: 1、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身体评估(难点)、辅助检查、常见并发症、护理措施。 3、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身体评估、辅助检查、常见并发症、护理措施,1心脏的胚胎发育 2周时开始形成 4周开始形成间隔,并有循环作用 8周房室中隔已形成,一、解剖、生理特点,胚胎28周是心脏形成的关键时期,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发生在此期,1、原始心脏 (房室管)妊娠第2周形成,2心脏位置 心脏大小:年龄越小,心脏相对越大。 位置:,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兴奋,而心脏容血、。</p><p>5、第四节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定义,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分类,分类,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 缓慢性心律失常 “慢” 快速性伴缓慢性心律失常 “乱”,冲动形成异常,发病机制,冲动传导异常,胸导联,肢体导联,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 成人频率60100次/分钟 P波在、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PR间期0.120.20秒,窦性心律失常,ECG特征:窦性P波,频率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p><p>6、1,第七章 老年期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南大学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2,(一)老年期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循环系统解剖特点 1)心脏 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肌细胞褐色萎缩、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增多且常伴有钙化及脂肪浸润,室壁肌肉老化;心脏瓣膜、瓣叶、瓣环老化改变;传导系统中传导细胞数量减少、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多、脂质浸润和钙化物质沉积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老年人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心律失常。 2)血管 动脉壁随增龄发生增厚、硬化、弹性减退、管腔狭窄等。,第一节 概 述,3,2循环系统生理特点 心率变化不大;心律失常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