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 雅尔塔体系 1 背景 1 二战后期 以美 苏 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 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Tag内容描述:<p>1、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课标: 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的影响; 简述欧共体,日本,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其影响。,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课标: 了解雅尔塔体系形成及其特点;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末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其实质,从。</p><p>2、第3课美苏争霸1提出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的美国总统是()A艾森豪威尔B肯尼迪C尼克松D里根答案B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苏联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答案B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修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p><p>3、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1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战后世界安排组建军事集团ABCD答案B2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D三国。</p><p>4、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各大国开始谋划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下列各项叙述最能符合当时美国领导人总体构想的是()A充当世界的领袖,主宰全世界B主宰资本主义世界,控制西欧各国C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秩序D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扩张答案A2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B“霸王战役。</p><p>5、第2课冷战的开始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答案D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这里的“极权主义”是指()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B欧洲的法西斯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答案D3有人说:“。</p><p>6、里根“大器晚成”的里根是创下最多纪录的美国总统,他是第一位由影坛跨入政坛的总统;他是当选时年龄最大且最长寿的总统;他是中美两国建交后首位在任时访华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创立了“里根经济学”。他是最受共和党人推崇的20世纪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最喜欢的20世纪共和党总统。1989年他离任时的支持率高达63%,是继富兰克林罗斯福1945年去世以来的最高纪录。2005年,他被美国在线探索频道评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主要成就不干预经济学里根在1980年的选战中击败了时任总统吉米卡特,同时共和党在那年选举中也赢得了26年来首次。</p><p>7、戈尔巴乔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家,曾于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总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他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2007年10月20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立了俄罗斯政党社会民主联盟,是一个全俄罗斯性质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戈尔巴乔夫担任党魁(其后辞职)。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圣徒安德烈佩尔沃兹万内勋章。截至2014年,他是和东德的。</p><p>8、新思维新思维是前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鉴于美国依仗其经济技术优势一再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特别是想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打破均势战略平衡,苏联认识到它面临的严重挑战,实际上是一场尖端技术、经济活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国力的竞赛。他对苏联的经济发展重新进行了评估,把振兴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当作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苏联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以赢得时间。提出。</p><p>9、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基础巩固1198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C.带动美国经济发展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解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目的在于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答案:A2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之音”电台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p><p>10、第2课冷战的开始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盟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被消灭B.丘吉尔、杜鲁门等反共政治家们的推动C.双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D.双方互相抢夺控制区域和划分势力范围解析:D项是对抗的表现,A、B、C三项都是美苏走向对抗的原因,但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由双方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答案:C2右图为丘吉尔的画像,下列事件中与之有关并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的是()A.参加反法西斯战争B.铁幕演说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解析:丘吉尔的。</p><p>1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40年代,乔治凯南在致美国国务院电报中指出,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这里的“政治力量”指的是()A.英国B.苏联C.日本D.德国解析:从材料。</p><p>12、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测评 岳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材料中是指()A.战争B.存异C.遏制D.和谐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时期”。“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选C项。答案:C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p><p>13、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基础夯实1.里根当选总统后,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实施“星球大战”最主要的目的是()A.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B.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C.在经济上拖垮苏联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美苏争霸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在核威慑和核军备战略方面,打算通过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从对苏联的战略上看”可排除B项,A、D两项仅是直接目的。答案:C2.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行。</p><p>14、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测评 岳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材料中是指()A.战争B.存异C.遏制D.和谐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时期”。“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选C项。答案。</p><p>15、第15课“冷战”的形成基础夯实1.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局面已经形成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解析:抓住材料信息“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C项最符合材料主旨。A项中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侧重于遏制共产主义,B项材料无法表明“冷战”局面是否形。</p><p>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目 标 定 位,考 点 梳 理,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__________。 (2)重要原因:19291933年的__________激化了各种矛盾,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3)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隐含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 英法的__________和美国的“中立法案”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苏联与德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径。,第二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不平衡,经济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0世纪30。</p><p>17、第2课冷战的开始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盟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被消灭B.丘吉尔、杜鲁门等反共政治家们的推动C.双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D.双方互相抢夺控制区域和划分势力范围解析:D项是对抗的表现,A、B、C三项都是美苏走向对抗的原因,但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由双方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答案:C2右图为丘吉尔的画像,下列事件中与之有关并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的是()A.参加反法西斯战争B.铁幕演说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解析:丘吉尔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