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岩石的物理性质

# 岩石的物理性质试验。试验方法与测定土的比重方法相同。岩石力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岩石(岩体)的力学行为、以力学的方法研究岩石工程的稳定性。(1)岩石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2)地应力场(分布规律、测试理论与方法) (3)工程岩体的稳定性与岩石工程加固支护 (4)岩石力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岩石的物理性质Tag内容描述:<p>1、“# 岩石的物理性质试验 !“#$比重试验 岩石比重是烘干后的试样质量与同体积 %&时纯水质量的比值。根据不同用途 分别采用比重瓶法、李氏比重瓶法、浮称法测定。除含有水溶性矿物的岩石用煤油 测定外,其余岩石均采用纯水测定。 $# 比重瓶法:此法为标准方法,适用于岩石地基的试验。取适量石样,粉碎 成能通过 #()* 筛孔的细粒石粉。试验方法与测定土的比重方法相同。 (# 李氏比重瓶法:此法为粗测法,适用于岩石建筑材料的试验。试样制备同 比重瓶法。试样的体积是将石粉装入盛有纯水或煤油的李氏比重瓶中,排开液体的 体积可由瓶上的刻。</p><p>2、1,上周学习回顾Review,岩石力学研究对象及特点,岩石力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岩石和岩体,研究岩石(岩体)的力学行为、以力学的方法研究岩石工程的稳定性,地下、边坡、岩基三类工程,涉及土木、水利水电、交通、核电、石油,(1)岩石与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2)地应力场(分布规律、测试理论与方法) (3)工程岩体的稳定性与岩石工程加固支护 (4)岩石力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方法: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物理与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工程应用,岩石的构成和分类,2,3,岩石和岩体的差别与联系,岩体是由结构面网络及其所围限的岩块 。</p><p>3、0,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主要内容,2.1 岩石的工程性质 2.2 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 2.3 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 2.4 岩石的工程分类,2,1)岩浆岩的性质 岩浆岩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可作为各种建筑物良好的地基及天然建筑石料。但各类岩石的工程性质差异很大。 深成岩具结晶联结,晶粒粗大均匀,孔隙度小、裂隙较不发育,岩块大、整体稳定性好,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岩石往往由多种矿物结晶组成,抗风化能力较差,特别是含铁镁质较多的基性岩,则更易风化破碎。 浅成岩中细晶质和隐晶质结构的岩石透水性小、抗风化性能较深成岩强。</p><p>4、第五章 岩块的物理、水理性质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和土一样,也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岩石由于三相组成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同所表现的物理状态。,一、岩石的密度 1、颗粒密度(s) (1)定义:颗粒密度是指岩石固体相部分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颗粒密度不包括空隙在内,因此其大小仅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密度及其含量。一般为2.53.2gcm3之间。 (2)计算公式:,式中:ms岩石的固体部分的质量(g); Vs固体体积(cm3)。,岩石的比重(相对密度)(Gs ) 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和4C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值。 无。</p><p>5、第一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主讲内容: 第一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岩石的强度性质 第三节 岩石的变形特征 第四节 岩石的流变特性 第五节 岩石的强度理论,一、岩石的容重 二、岩石的比重 三、岩石的孔隙性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第一节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含水性 吸水性 透水性 软化性 抗冻性 膨胀性 崩解性,一、岩石的容重: 岩石单位体积(包括岩石内孔隙体积)的重量称为岩石的容重,容重的。</p><p>6、第7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廖义玲,7.1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岩石三相组成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同所表现的物理状态。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有密度和空隙性。,一、岩石的密度(rock density) 是指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单位为g/cm3。 它是研究岩石风化、岩体稳定性、围岩压力和选取建筑材料等必需的参数; 岩石密度又分为颗粒密度和块体密度:,岩石的颗粒密度(s。</p>
【岩石的物理性质】相关PPT文档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ppt
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岩石的物理性质》PPT课件.ppt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工程岩土学-第7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第三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岩石的物理性质】相关PDF文档
岩土工程:岩石的物理性质试验.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