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5&#173。第6讲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实&#173。图实&#173。一、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 时刻瞬时速度为v。7.8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Tag内容描述:<p>1、2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机械能守恒,mgh mv2.,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 2,故只需借助打点计时器,通过纸带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 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测定第 n 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测出第 n 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 T 内下落的距离 sn 和 sn1,则 vn ,图 S61,3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 夹子)、纸带若干、复写纸片、导线、直尺和学生电源,4实验步骤,图 S62,(1)按图 S62 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p><p>2、第6讲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热点一 实验器材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典例1】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时所用的器材(填写编号)_ 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重锤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F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求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然后_ (3)计算时对所选用的纸带要求是_,(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这样才能使重锤在自由落下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开始打点计时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 (3)所选的纸。</p><p>3、第六讲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掌握实验的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会利用纸带求物体的速度,从而计算物体的动能,并用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1安装置:如图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p><p>4、一、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 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 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 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 mv2,看它们在实验误 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 恒定律,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相邻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vt 2t 计算打第n个点速度的方法:测出第n个点与相邻前后 点间的距离xn和xn1,由公式vn 或vn 算出,如图实61所示,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p><p>5、7.8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机械能: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E=EK+EP,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二),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三),观看视频,1、上述实验说明什么问题?从能量角度阐述。 2、上述实验中能量转化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归纳:通过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猜想: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且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二、机械能守恒的理论推导(以自由落体为例),设小球下落时先后经历了A、B两点。因为只有重力。</p><p>6、第5节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例1】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56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图556,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p>